本报记者 姚广强
衣着朴素,笑意盈盈,近日,面对记者采访,河南博弘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霞谈起创业之路,云淡风轻。然而,熟悉她的人知道,刘玉霞走过的创业之路是多么坎坷。
刘玉霞生于博爱县一个普通农家。不断学习、永不止步,是她鲜明的精神标签。
1991年年初,不甘在农村庸碌一生的刘玉霞来到郑州,进入郑州市服装研究所服装造型设计研修班学习。
当年8月,她进入省服装集团,任时装表演中心服装制版师。其间,她非常珍惜与服装设计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她白天在布料上把设计师设计的效果图裁剪下来,晚上偷偷临摹,努力锻炼自己的绘画技法。在老师的推荐下,她自费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服装设计系深造。
1992年至1994年,她在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家知名服装企业任设计师,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出色地完成了3年的设计课程。
1994年,因为母亲朝思暮想,她选择返回家乡自主创业。
美开乐时装店、玉霞服装设计室,当时的博爱县农贸市场见证了她最初的奋斗历程。后来,她又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公司,事业稳步发展。
1996年,她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染织设计系学习。
粗略一算,那些年她花在学习上的费用有六七十万元。最近几年,她每年都要拿出半年时间到外地学习。持续开阔眼界,她有了前沿的服装设计理念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2015年,她注册成立了河南博弘服饰有限公司,专业开展校服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如今,该公司已经在我省校服市场站稳脚跟,其产品在部分县(市)区甚至能占到九成左右市场份额。
有人说,衡量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不能只看事业有多么成功,还要看其对待慈善事业的态度。
刘玉霞不但热爱服装事业,更把慈善当作事业经营。
近十年来,企业每销售一套校服,她都要拿出1元钱投入爱心基金,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此外,她每年都要参加慈善送温暖活动,为贫困家庭送去生活用品;每年为博爱县特教学校的孩子送校服;积极参加博爱县委统战部和县工商联共同举办的公益实践活动,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为山区学校的孩子送去学习用品;为敬老院的老人送礼物;为特色小镇建设捐款近10万元……
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人加入爱心志愿者的行列,在传递爱心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在近年来全市开展的脱贫攻坚系列行动中,她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全力帮助群众脱贫。
在许良镇机房村、孝敬镇双庙村,她分别建立了扶贫车间,带动20余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有效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
其实,早在十几岁时,慈善的种子就已经悄悄埋在了刘玉霞的心底。她清晰地记得,当年她跟随一位老师学习美术技艺,由于勤奋上进,这位老师对刘玉霞十分欣赏和关照,当了解到她的家境非常贫寒时,不仅不收一分钱学费,而且免费提供伙食。
事业成功的刘玉霞,多年来坚持投身慈善事业,其实只是踏着这位老师的脚印在前行。
刘玉霞说,制作校服是良心事业,要像给自己的孩子制作衣服一样制作校服。她常常教育企业员工,要用爱心和匠心制作校服,让孩子们穿得舒服、穿得美丽。
刘玉霞说,河南博弘服饰有限公司里的“博”“弘”二字,分别代表了“博爱”“弘扬”之意。博爱既是她的家乡,又是她用爱心助力慈善事业的初心。
记者手记
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人生的幸福在于奉献。刘玉霞用坚守和行动,在家乡的大地上传递爱心、留下温暖。
用心经营企业,成就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做自强不息的现代女性,是她不变的信念。
用情投入慈善,帮助困境中的人,承担社会责任,是她不懈的追求。
刘玉霞,守初心、铸匠心、献爱心,用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和行动成就了出彩而厚重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