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激烈的微党课演讲竞赛中,焦作中旅银行市区第一党支部党员李芷晴一场精彩的《家风——传承的力量》微党课演讲,让现场评委打出了最高分,从而获得了此次微党课演讲竞赛第一名。她通俗易懂的演讲,让在场的广大党员认识到,守住初心,为党和人民作贡献就是要把家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让好家风推动形成好的党风、政风、行风、社风和民风,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我的家风既没有悬挂于墙上的题字,也没有印刷成文的册子,只有祖辈言传身教、晚辈耳濡目染的日常点滴。我的母亲能够脱口而出、略带文学底蕴的句子为数不多,这也是她从她的母亲那儿学来的。即便如此,她的所作所为依然对我影响颇深。”在微党课演讲竞赛中,李芷晴开门见山道出了对家风的认识和理解。随后,她围绕母亲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及终生学习等方面,进行了一场声请并茂、感人至深的“家风故事”演讲。
“我母亲年轻时,最初在食品公司工作,主要是负责销售当时暴涨的一种食品,平时工作特别忙,过年过节就更不用说了。小时候,我印象里早起就没见过母亲,晚上也没辅导过我的功课,用披星戴月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但无论怎么辛苦也没听她抱怨过。母亲说:“当时感觉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就想着再坚持一下,一切都会过去。”后来就真的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挺充实的。
“因一直保持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工作作风,母亲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食品公司成为一个不可超越的神话。”李芷晴说,“她干着,我学着,入行12年来一直努力工作,并积极参加行内行外各项比赛活动,获得了不少荣誉和奖项,其中既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她老人家的言传身教。”
李芷晴母女二人的工作都是和钱打交道,母亲把廉洁自律作为家风传承给了她。“母亲说,当时每天的销售款会装在一个大包里,营业终了上缴公司。当时,包里的钱根本没数,即便如此,从来也没想过中饱私囊,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告诫她:不是自己该得的分文不取。”李芷晴说,“我刚来银行工作时,她也曾这样嘱咐过我,把自己的钱当作是钱,不是自己的钱看成是纸。她说着,我记着,母亲的肺腑之言,时刻为我敲响警钟。”
爱学习,也是一种家风传承。当代作家梁晓声曾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李芷晴说,她母亲出生在1953年,对知识的渴望是她们那一代人心里不变的追求。母亲年轻时始终认定的一句话就是:自己想做的事,一定要把它做成,坚持就是胜利。就是这分执着,让一个初中肄业有两个孩子的妈妈,经过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最终通过两年的自学考试,在42岁时获得河南大学会计学专科文凭。
“我现在还能依稀记得,晚上无论何时醒来,客厅始终亮着灯光,还有母亲低声碎碎的念书声。这张文凭圆了她的大学梦,也激励着我不断进取,时刻督促我坚持学习。”李芷晴说,“自参加工作以来,我陆续考取了中级经济师、AFP金融理财师、银行业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信用管理师等资格证书,目前正在攻读长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明年就可以毕业了。她做着,我仿着,我想这就是母亲传承给我的学无止境。”
李芷晴说,有一天,她回到家发现母亲对在练习仰卧起坐的儿子说:“这次10个,下次20个,坚持就是……”她的儿子很自然地接着说“坚持就是胜利”。李芷晴总结说,这就是她的家风,这就是传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