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担当有为 服务发展丨市直单位精彩之作·市城管局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扛起“四城联创”主力军大旗 发起城市管理主阵地冲锋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9 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扛起“四城联创”主力军大旗 发起城市管理主阵地冲锋

作者: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环卫机械化作业。 本报记者 吉亚南 摄
  美观大方的城市公厕。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规范整洁的市政围挡。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焦作美丽之夜。 一束阳光 摄
 
   

  生活在焦作的人,对近几年我市持续开展的“四城联创”工作一定会有深刻体会。通过深入开展“四城联创”工作,占道经营乱象不见了,城市道路畅通无阻,黑漆漆的夜晚变得更加亮丽,整齐划一又各具特色的门头招牌成街头一景,环卫公厕上档升级……我们的城市旧貌换新颜。

  做好创建工作不能打盲战。市城管局在创建中积极发挥主力军、排头兵作用,有效地解决破难题、攻顽疾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提出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奋斗目标,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精致城市、品质焦作’是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就像一把标尺,衡量着一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廷中说。

  深入开展“四城联创”,全市城管部门围绕工作任务和职责,制订方案,细化任务,建立台账,强化节点,精细化管理,综合整治,并根据不同时段的不同任务,分类科学地制定对策,精准创建。增强兜底的担当意识,对于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主动承担下来,然后再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如今,随着“四城联创”的深入推进,我市市容市貌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消除了城区长期存在久治不愈的“脏乱差”,拆除了建市以来想拆而拆不掉的违规户外广告,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占道顽疾,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城市面貌发生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变化。焦作在“四城联创”中迎来蝶变——

  从拥堵杂乱到规范有序

  城市通行顺畅了

  为了规范经营秩序,还市民一个干净清爽的生活环境,“四城联创”开展以来,市城管部门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市容秩序各类集中攻坚整治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取缔占道经营3万余处。

  1.开展城区“三重”(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市容乱象集中整治,解决了“脏、乱、差、堵”问题。重点部位(如车站、公园、广场、学校、医院周边区域),重点时段(上下班高峰期)、重点行业(餐饮夜市、电动车卖场等)。清理了市人民公园南门、市东方红广场东巷、焦作大学、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代表的55处重点部位的占道经营行为;整治了上下班高峰期万方桥下占道经营、电动车乱停乱放堵塞交通等问题,治理了沿街商户“食品墙”“电动车群”1100余处,拆除各类违章经营性大棚1000余处。

  2.开展19个集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解决了诸如田源农贸市场门前交通拥堵问题,改变了商贩不去市场、偏爱马路摆摊的经营习惯,让道路交通变得更加顺畅。

  3.开展餐饮业依托门店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取缔餐饮夜市大排档280余个,取缔夜市餐饮店外经营5100余处,清理夜市流动摊点6200余个,消灭了多年来夏秋两季依托餐饮门店袒胸露背、吆五喝六的不文明行为。

  4.开展18个进(出)市口和10条道路45个节点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擦亮了城市窗口。

  通过整治,现在城区72条主次干道、55个重点部位、19个农贸市场周边市容乱象有效解决,道路畅通、秩序良好,群众满意。市容整治取得了十年来重大突破,洁净的道路、规范的秩序,不仅改善了城市“软环境”,解决了市民“行路难”,而且优化了便民“生活圈”,重新焕发了城市的朝气和活力。

  从多滥低俗到依法设置

  城市空间清爽了

  城区户外广告经过十几年无序发展,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俗、档次之低、分布之广,群众对广告的意见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非常罕见。

  面对这样一个难于攻克的难题,市城管局直面户外广告匾牌存量大、历史纠葛复杂、拆除需要大型机械车辆和人员经费等困难,顶住各种说情风压力,排除诸如有关部门阻挠、广告公司堵门拉横幅、煽动网络人身攻击以及组织社会人员护牌阻拆等障碍,联合各城区和住建、交通等部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城区户外广告集中攻坚,以摧枯拉朽之势,拆除了多年来想拆拆不掉、想治治不了的广告顽疾。

  1.拆除了(500多块)楼顶、跨街、单立柱广告,露出了城市天际线,令人视觉清爽舒逸。老山阳商城楼顶广告牌是所有楼顶广告中面积最大的一块,长126米、高12米,面积达1513平方米,仅拆除费就花费近7万元。

  2.拆除了(1600多块)楼体、墙体、桥体广告,还原建筑本色,展现城市风貌。

  3.拆除了(6000多块)灯杆广告、道路标识牌、宣传牌和橱窗广告,归位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功能。

  这次户外广告集中整治,拆除难度之大、力度之深、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不仅是我市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城市中也是不多见的。全面拆除违规广告,拆出了一片新天地,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广告问题,至今未出现违规户外广告反弹现象,不少来焦游客和市民都反映现在焦作城市环境优美洁净、秩序井然。

  从脏臭难进到文明公厕

  如厕环境更美了

  1.深入推进“公厕革命”。

  市、区两级累计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含垃圾中转站建设改造),新建改造公厕110座,对其中99座老旧公厕实施内外兼修的环境革命、“第三卫生间”和便民设施齐备的功能革命、提升管理水平的品质革命、24小时开放以及刷脸免费提供手纸的服务革命,既让公厕方便市民生活,又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

  2.积极引导沿街单位内部公厕对外免费开放。

  为了缓解城区公厕数量不足、分布不均以及市民出行入厕难问题,市城管局从2017年起,分三批引导城区150个沿街单位内部公厕在上班时间段免费向社会开放。这一举措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受到广大市民的称赞。

  3.改造升级垃圾中转站。

  为了进一步提升垃圾中转站卫生环境,更好地服务城市,市城管局开展垃圾中转站改造升级行动,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38座(新建6座、改造32座)。改造后的垃圾中转站全部符合创卫、创文标准,不仅内外环境整洁,而且提高了垃圾收储和转运处理转运效率,为城市创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保障。通过公厕革命、改造升级垃圾中转站,一改往日市民关注的如厕难、臭味大等陈旧印象,充分体现了“小公厕、大民生”的人文情怀以及垃圾日产日清的民生需求,赢得了广大市民及外地旅客的纷纷点赞,在省住建厅组织的全省“公厕革命”检查中得到了表扬。

  从杂乱无章到简洁美观

  建筑立面靓丽了

  1.依规改造。市城管局按照《焦作市户外广告与门头招牌专项规划》的要求,稳步推进门头招牌升级改造工作。

  2.制定细则。为了防止门头招牌改造出现单一、乏味、单调等,市城管局制作下发了3万份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的《门头招牌设置管理标准管理图例解析》,要求各城区城管局对照落实。

  3.协调推动。市城管局以解放区为试点,先行先改,形成样板后,在解放区召开现场观摩会,指导其他城区对标扎实推进门头招牌改造工作。通过持续改造,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完成了民主路、解放路、塔南路、建设路等41条道路上近9700块门头招牌的改造,为后续城市双修门头招牌升级改造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4.彰显风格。我市门头招牌改造达到了“统一中不失个性、统一中不失特色、统一中彰显风格”效果。城区门头招牌升级改造工作的开展,让商户从过去的被动抵触转变到现在的主动配合,以前颜色杂乱、高低不一、厚度不一的门头招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格统一、色调清新、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的门头招牌,不仅有亮点,而且有了示范街、示范路,诸多区域高标准的门头招牌已经连线成片,成为我市市容景观的亮点,为“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增添了色彩。

  从漆黑夜晚到灯火如昼

  城市夜景更美了

  1.规划引领。按照《焦作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要求,市城管局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亮化建设实施方案,本着“规划引领、业主承建、节能环保、量力而行”的原则,先后分四批开展中心城区景观照明建设。

  2.严格把关。市城管局对建设亮化单位提交的亮化建设方案严格进行把关、论证评估,确保亮化效果。

  3.精心实施。“四城联创”工作中,市城管部门完成了人民路、丰收路、塔南路、迎宾路、民主路、解放路等12条道路上的169家单位的389栋楼体的景观照明建设。通过开展夜景亮化建设,形成了以市龙源湖公园、王府井、迎宾馆、市东方红广场等中心区域为“点”、周边道路为“线”,点线结合,规模连片的城市亮化景观,扮靓了我市夜空,改善了市民的夜晚休闲环境,提升城市颜值和品位,为打造美丽之城、旅游之城、宜居之城增光添彩。

  从人工清扫到机械作业

  城市保洁更净了

  1.加大环卫机械化车辆投入力度。

  市城管局争取8200余万元资金,分批购置了吸扫、洒水等机械化作业车辆,使环卫作业车辆由过去的9辆增加到如今的172辆,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质量,减轻一线环卫工人劳动强度。

  2.日常作业实行“一路一策”。

  因地制宜,市城管部门制订每条道路的作业方案,实行“一路一台账”管理,根据天气状况、气温高低灵活调整机械化作业方式,确保作业质量和效果。在正常天气下,对城区82条道路862.2万平方米进行机械化清扫、洒水、冲洗、雾炮降尘作业,确保机扫道路路面浮尘量每平方米低于10克,达到了省定“以克论净”标准。

  3.环卫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科学、专业、精细地的环卫管理作业,给全市人民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成绩背后,是广大一线环卫工人的无私奉献,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维护着城市洁净,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文明之花,为“四城联创”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为3100多名非在编环卫工人办理“五险”,为1780多名环卫职工办理大额意外伤害险,从根本上解决环卫工人后顾之忧,确保环卫工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此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从黑车横行到监管有力

  乱拉乱倒管住了

  1.强力开展“污染围城”整治。

  2016年8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城管部门牵头强力推进五个“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垃圾围城、废品围城、堆料围城、冶炼(小土)围城、涂装围城),用3个月时间,清除城区周边堆积多年的“垃圾山”63座,清理垃圾656处,清运平整建筑垃圾338万立方米,腾出土地334公顷(用于规划建设游园),清理整顿废品收购站点480家,取缔关停“土小”企业190家,整治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餐饮店共200家,治理沿路卖场堆料538处,规范各类涂装单位、企业302家,工作成效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批示表扬。

  2.加强特许经营运输企业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市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在高峰期有400多辆,而且大多是无牌无证、套牌假牌、车容车况较差、无资质的“黑车”。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车辆普遍存在私自加高马槽、污染城市道路、野蛮运输、私拉乱倒、躲避监管、逃避税费等问题,造成“垃圾围城”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城管部门实施建筑垃圾运输特许经营制度,严把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准入关,扶持两家建筑垃圾特许经营运输企业发展壮大起来,运输车辆从过去的40辆增加到现在的161辆。该制度带来好处是车辆封闭运输,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按照核定的时间段和路线行驶,并将建筑垃圾运输到指定地点倾倒,不会像“黑渣土车”那样产生随意倾倒等问题,确保了建筑垃圾运输规范有序、专业处置。

  3.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

  抓住凌晨、中午、夜晚三个关键时段,依法严厉打击“黑渣土车”运输行为,有效遏制住了私拉乱运现象,实现了建筑垃圾(渣土)运输监管由宽到严的转变。

  通过加强建筑垃圾运输环节监管,扶持特许经营运输企业发展壮大起来,不仅有效遏制住“黑渣土车”私拉乱倒造成的“垃圾围城”问题,而且为服务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保障。

  从简陋搭建到规范设置

  空气质量改善了

  1.认真履行扬尘污染防控牵头抓总职责。

  2018年市政府将控尘牵头抓总任务交由我局承担后,市城管局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履职尽责,定制度、建机制,抓协调、促落实,强督导、见实效,推动扬尘污染防控工作扎实开展。

  2.从专业、科学、精细三个层面开展控尘工作。针对建筑工地、拆迁工地、线性工程、道路保洁、城乡接合部等各类不同工地的扬尘污染源,市城管局响亮提出从专业、科学、精细三个层面分类施策的整治方针。比如在大沙河项目线性工地扬尘污染防控上,指导施工单位改变作业方式,不搞一次性全面开挖的粗放式施工,按照分段分块的原则分步进行施工,及时对作业面裸露泥土进行绿植或覆盖防尘网,对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土堆要撒播草籽,从而有效防止扬尘污染。

  3.实现扬尘污染防控水平的大幅提升。全市PM10浓度较之同期有了不小的下降,2018年度PM10浓度为10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扬尘污染防控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通过强化扬尘管控,各类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规范设置工地围挡,安装工地喷淋设施,设置车辆冲洗台,硬化工地出入口路面,有效减少施工扬尘,为改善我市空气质量、让焦作天更蓝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随意开挖到报批施工

  施工行为规范了

  1.完善市政设施管理制度,规范施工审批流程。市城管局出台《道路挖掘施工工程信用档案管理制度》,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流程报审手续,未经审批擅自施工从严查处。

  2.加强市政设施日常监管,督导、指导市政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破道审批的范围、期限,做好城市道路挖掘施工。

  3.严格执法管理,严查未按时开工、超期施工、工程反复维修、围挡设置不规范等违章行为,确保市政破道施工行为规范有序。通过持续强化市政设施监管,过去用彩条塑料布往绳上一挂就作为施工围挡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设置标准的围挡,管理到位的施工工地和规范有序的施工行为,有效抑制施工扬尘,保障了车辆和行人的出行安全。

  从粗放管理到文明执法

  城管形象更佳了

  1.当好“四城联创”主力军和排头兵。

  用“绣花功夫”精细管理城市,市城管局发扬务实重干的作风,顶高温、战酷暑,舍小家为大家,没白天没黑夜,奋战在攻坚一线,甘于奉献、不怕吃苦、勇于担当,身上穿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几乎没有干过,甚至个别队员一天就喝下了11瓶水,正是城管人用自己的双手、脚步、汗水、青春,提升着城市管理质量和效果,让城市管理更加高效、城市环境更加有序、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2.彰显了城管人克难攻坚的拼搏精神、担当作为的务实作风以及忍辱负重的职业操守。

  3.树立了城管队伍形象。

  通过创建,锤炼了城管队伍,锻炼了干部,检验了作风,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塑造了“人民城管为人民”的良好队伍形象,特别是在创建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城管执法的负面事件,没有给焦作抹黑,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

  城市管理工作的精彩故事还在继续,“四城联创”带来的深度变化也令人瞩目——

  ●提升了城市品质。

  1.舒适的生活品质渐入佳境。

  2.城市的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3.美好的居住品质正在提高。

  ●增强了城市招商引资吸引力。

  1.城市综合形象就是招商引资吸引力。

  2.城市治理能力就是招商引资吸引力。

  3.良好的城市功能就是招商引资吸引力。

  4.城市知名度就是招商引资吸引力。

  ●升级了城市产业结构。

  1.餐饮业得以提档升级。

  2.服务业实现新发展。

  3.第三产业迸发新活力。

  ●提高了市民群众的文明素养。

  1.市民的文明素质大幅提升。

  2.优良的城市精神正在凝成。

  3.新时代文明新风渐成城市底色。

  “‘四城联创’是关乎焦作发展的民生工程,更是关乎市民福祉的民心工程。在创建工作中锻炼了我们,更熏陶感染了我们的下一代。下一步,全市城管部门通过推进‘五个城管’建设,强化岗位责任,逐步建立以路长制为统领、数字城管为依托、‘门前五包’为手段、执法管理为保障的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管理工作向着‘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目标迈进。”杨廷中说。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