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闻评)悠悠万事,民生为重。近年来,市住建局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目标,着眼行业特点,坚持扑下身子问民生、紧盯民生查问题、聚焦问题抓发展,增强了中心城区承载能力,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显示,焦作城市宜居指数和获得感指数均居全省第一。
夯实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市住建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倾力实施了总投资579亿元的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中心城区三年改造提升行动,水、电、路、桥等各项建设齐头并进,城市空间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市区南北大通道中原路正式通车,东海大道项目进展顺利,迎宾路南延及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建成投用,中心城区道路长度由2015年的444公里增加到584公里,增加30%,群众出行更加便利。10公里长、两侧各宽100米的南水北调绿化带项目和12公里长、两侧平均宽300米的大沙河生态治理核心段项目的绿化任务已基本竣工,中心城区人均绿地增加4.7平方米,让市民尽享“绿色福利”。
致力品牌创建,提升城市品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市住建局把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四城联创”与总投资1322亿元的全市域“百城提质”建设工程统筹起来一起抓,既抓城市扩容提质,又抓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精致”“品质”已经成为焦作城市建设的新名片。“百城提质”64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579项、竣工303项,累计完成投资552亿元。“四城联创”亮点频现,尤其是在2018年至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选周期活动中,2018年度焦作在全国113个提名地级市中排第十五名、全省第一名。
实施“城市双修”,扮靓城市颜值。市住建局抢抓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机遇,狠抓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一路一品牌、一口一景观,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城市景观正在形成。中心城区完成113条主次干道改造提升,158条背街小巷整治“遍地开花”,355个老旧楼院整治全面推进,以人民路为核心的美化亮化工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6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2018年续建项目已接近尾声,2019年新实施的4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开展“四水同治”,打造城市水系。市住建局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作战,扎实推进总投资279亿元的“四水同治”项目,10项重大工程快速推进,中心城区14条河道沟渠43公里截污纳管全部完成、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17公里长的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引黄入焦工程建成投用,黄河水流入大沙河,黄河流域与海河流域实现连通。以南水北调总干渠为中轴的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建设全面铺开,市区人均新增水面6.5平方米,“九河五湖润山阳、四渠三库泽怀川”的亮丽水城正在呈现。
狠抓民心工程,惠及更多群众。市住建局围绕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既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着手,民生幸福工程卓有成效。我市大力推进的“双替代”工程,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由2015年的不足50%增加到90%,燃气普及率增加到97.7%。强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及“百企退城”,近3年累计投资121亿元改造棚户区(城中村),建成并分配公共租赁住房8613套,圆了3万住房困难群众的安居梦;新建住房3.2万套、394万平方米,占城区人口近五分之一的18万群众搬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