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近年来,市住建局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自身工作实际,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着眼行业特点,坚持扑下身子问民生、紧盯民生查问题、聚焦问题抓整改,把好事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
增“颜值”提“气质”
“百城提质”领先全省
2017年年初,市住建局牵头实施全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三年来,市百城提质办紧紧围绕“四篇文章”“城市四治”“四个高质量”等要求,注重把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融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工程、每个细节,强力推进645个总投资1322亿元的提质项目,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
通过三年来的努力,我市中心城区初步形成“一环九纵十横”路网框架,绿色交通体系建成投用,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0%,62万人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全面完成、4个示范园向市民开放,中原路全线贯通,东海大道项目正有序推进;大沙河5个节点工程投入使用;改造老旧小区597个,完成环境整治876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23万平方米;建成3.2万套、394万平方米安置房,整治背街小巷158条,打通“断头路”37条,全部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去年,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并入选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市宜居度和获得感指数居全省第一位。
2019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住建局成功承办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第八次推进会。在焦作召开的现场观摩会上,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对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引“活水”促升级
“城市双修”进展顺利
绿色交通及交通安全综合改善项目是我市一项民生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世行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50%。世行贷款项目人民路(普济路—中原路段)改扩建工程,是我市重点民生工程,道路全长7167米,双向8车道,合同工期8个月,改造内容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交通安全设施、智能交通、排水、照明以及景观绿化工程。
市住建局在接受任务后,按照“施工服从于保通,保通服务于施工”的原则,施工中确保道路安全通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局合理安排施工,配足资源,做好工序衔接,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一起24小时两班倒,昼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加快施工进度,将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一线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各类矛盾问题。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全部改扩建任务,比预定工期提前近90天。
人民路(普济路—中原路段)除少部分人行道因征迁原因未施工,其余工程已完工。塔南路(映湖路—解放路段)“白改黑”已全部完成。站前路(民主中路—塔南路段)改建基本完工。
解放路大修段(普济路—东苑路)长约5.3公里,总投资约1.2亿元。该工程于2019年8月16日正式动工,目前正在分段组织施工,进展顺利。解放路(东苑路—山阳路段)的快车道修好后已经投入使用。绿色旅游走廊建设项目城区段(映湖路—影视路)、太行路至影视路段正在施工,工程完工后可让市民尽享出行便利。
安居才能乐业。26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2018年续建项目已接近尾声,2019年新实施的4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接管了新河商务区综合管廊建设任务,完成了项目PPP社会资本方招标资格预审工作。
解民忧纾民困
加快实施城区防汛
城区防汛工作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城区防汛工作,市住建局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城区段左岸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建设。其中左岸截洪沟的主城区(丰收路—李河段)部分已基本贯通,李河(南水北调截洪沟—新河段)整治工程已完成河道开挖和景观绿化工程,“四河整治”项目已于2019年8月份进场施工。
目前,部分中心城区铁路桥积水点整治工程已完成投资2600万元,普济路和山阳路雨水泵站和人民路与怡光路交叉口、南通路铁路桥、焦东路铁路桥的积水点改造均已完工。友谊路排水、政一街高区排水、焦东路排水、友谊路—政一街低区排水,以及福安铭苑花园西侧排水、文昌路铁路桥排水提升改造、丰收路排水、南通路城际铁路段排水提升改造等工程,目前正在积极展开工作。
铁路以北老城区排水管网分流域改造项目已经启动。普济河流域雨污水摸底排查及雨污分流改造项目估算投资约1.9亿元,为争取上级资金,目前已完成普济河流域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可研文本编制和申请资料提交工作。
补短板强弱项
整治市政基础设施
为不断增强中心城区承载能力,我市围绕“四项治理”精准发力,补齐功能短板,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城市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变。结合“四城联创”“一赛一节”,市住建局认真排查道路问题,及时进行整治维修,目前已完成19条市管道路人行道砖及道沿石维修工作。
维修山阳路南水北调桥防撞墙,清理太行路瓮涧河桥大板脱落模板,维修人民路大石河桥北侧快车道伸缩缝,安装解放路普济河桥伸缩缝,维修加固群英河映湖路桥和龙源路桥……市住建局始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有序开展工作。目前,加固维修万方桥工作正在紧张施工,丰收路与山阳路环岛改建已经完工。
数字是无言的见证。2019年全年,市住建局清挖收水井、检查井13062座,疏通排水管道81929.9米,更换加钢圈井盖413个,更换加钢圈水箅1314个,治理道路冒水点73处,拆除世行项目塔南路旧灯具迁移安装至山阳路(牛庄花坛—影视大道段)26座,完成了“四城联创”道路装灯任务,完成率100%。
解“痛点”疏“堵点”
深化“放管服”改革
2019年3月28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市住建局按照市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承担了牵头推进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任务。
围绕“审批事项不比全省最少的地市多、审批时限不比全省最短的地市长”的目标,市住建局聚焦“痛点”、瞄准“堵点”,强力推进审批提速,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减负担、添活力。目前,已出台18份工程改革配套文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70项压缩至56项,审批部门由30个主管和公用服务单位分头报批整合为4个环节2个牵头部门,申请材料由220余份精减为161份,全流程审批时限由过去的254个工作日缩短到最长95个工作日,最短45个工作日。
市住建局局长孙菊梅告诉记者:“从2019年8月份起,我市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可以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申请、受理和审批,不再实施项目试点。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在建住宅项目已全部在‘工改平台’补录完毕,电力、水利、交通和市政项目已完成实施补录。截至目前,我市‘工改平台’录入项目数66个,全省排名第二。”
2019年10月8日,焦作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微信公众号“焦作工改”正式运行,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只进“一扇门”,拉近了为建设单位提供服务的距离。在全省工改办组织的两次综合考评中,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考评成绩均名列全省前茅。在2019年8月2日召开的全省推进会议上,副市长闫小杏代表我市作了典型发言。
全力克难攻坚
圆满完成重点任务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持续推进。市住建局通过加大督导力度,合力攻坚,2018-2019年任务目标于2019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四部委考核验收,其中建筑节能改造目标任务为203万平方米,完工219.88万平方米,完工率108%,约有1.95万户群众享受到了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成果。
市住建局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首要任务,确保修武县、沁阳市长期保持达标势态;督促博爱县、孟州市、温县、武陟县2019年年底通过省级验收达标;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眼净、全域净”工作安排,将涉农的中站区、马村区、示范区、山阳区也纳入治理范围。
市住建局积极督导各县(市)区加快危改工作进度,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共开工482户,竣工482户,基本实现了危改任务清零目标。市住建局还培育了一批具有明显示范、带头作用的本地重点龙头企业,提升了我市建筑业企业的规模总量、质量效益、发展潜能和品牌价值;通过规范建筑市场行为,进一步优化了我市建筑业发展环境。2019年1月至9月我市建筑业总税收同比增长78%,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为适应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高压态势,积极推动建造方式转变,先后建成2个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基地,在建1个生产基地,规划建设5个装配式生产、物流运输基地,成为河南省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谈及市住建局今后的发展,市住建局党组书记琚晓留表示,全市住建系统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主题教育提出的“四个注重”重要指示和省委“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部署要求,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垃圾治理、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楼盘化解、建筑业转型发展等各项民生实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