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体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二〇二〇,我们更精彩
谱写焦作体育高质量发展绚丽篇章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谱写焦作体育高质量发展绚丽篇章
——2019焦作十大体育新闻盘点
作者: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9年5月11日,全国太极拳健康工程系列活动——2019年太极拳公开赛在市太极体育中心启动。1.2万名太极拳爱好者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2019年8月份以来,我市强力实施“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对全市1826个行政村,开展太极拳教学推广工作。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
  2019年9月16日,第十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9云台山旅游节在市太极体育中心隆重开幕。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市民利用体育器材健身。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孩子们在亲子健身园里欢乐玩耍。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
  市太极体育中心景色如画。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核心提示

  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焦作体育事业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焦作健儿在国内外比赛中摘金夺银,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大型赛事频频落户焦作……焦作体育事业在追赶超越中不断实现新突破。近日,本报记者对2019年我市体育重大事件进行了盘点。

  一、第十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成功举办。2019年9月16日至20日,第十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9云台山旅游节在我市举行。用“盛况空前”来形容这届大赛是恰如其分的。本届太极拳交流大赛共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8支代表队3857名运动员,58个国家和地区99支代表队508名运动员报名参赛,举行了太极拳交流大赛、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太极拳名人名家大讲堂、太极拳“六进”展演等系列活动,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大赛在组织、秩序、规格、服务以及参赛队员技术水平等方面相当出色,广受赞誉。我市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结硕果,在2019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这是继2018年后我市第二次获此殊荣。

  二、社会力量支持赛事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2019年年初,市体育局发布了2019年重点赛事活动涉及的22个项目及50多场省级、市级重量级赛事,并以推介会的形式,将群众体育活动面向社会开放,通过开门办会、自由竞标的方式,进一步体现承办赛事活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调动社会更多的力量进入赛事活动中。推进全民赛事活动社会化,降低办赛门槛,使得更多的社会体育团体真正有机会参与其中,这是2019年我市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特点,也是市体育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参与赛事深度融合的一项新举措。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支持赛事举办,我市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三、全国青运赛场捷报频传,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在2019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焦作体育健儿在赛场上摘金夺银,充分发挥了水平,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取得了9金4银22铜的优异成绩。据统计,2019年,我市体育健儿获得国际比赛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1枚,国家级比赛金牌44枚、银牌15枚、铜牌40枚,省级比赛金牌140枚、银牌158枚、铜牌175枚。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向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49人,其中国家队7人、国少队1人、省队141人。

  四、焦作姑娘吴强两次夺得世界杯赛艇冠军。吴强是焦作博爱县金城乡北里村人,14岁被挑选到焦作市水上运动学校进行赛艇训练。2018年4月吴强入选国家赛艇队后,多次代表国家队征战国际赛场,先后获得亚洲赛艇锦标赛冠军、赛艇世界杯冠军、第十八届亚运会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冠军、赛艇世界锦标赛女子轻量级四人双桨冠军。2019年5月12日,吴强在赛艇世界杯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站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夺得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冠军,这是她夺得的第二枚赛艇世界杯金牌。目前,她已经向2020年东京奥运会发起冲击,力争让她的名字和家乡焦作一起闪耀在奥运赛场。

  五、不断完善中心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民健身工程圆满完成。为了让市民能就近找到健身场地进行体育健身,2019年我市再次把以建设“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主的“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列为10项民生工程之一。市体育局积极筹集项目资金,购置体育健身设备214套,对我市180个行政村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了更新安装,并对中心城区公园、游园、绿地、广场、社区、改造的老旧小区等30多个场地配建安装健身器材,为南水北调公园、大沙河体育公园配建健身器材100余件;在许衡广场、马村绿园、白鹭湿地公园等地设置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公共体育设施31件,进一步完善了我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满足了群众健身需求。

  六、体育大赛频频落户焦作,“体育+”呈现多元化发展。2019年,我市先后承办了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全国射箭冠军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C比赛、全国青少年跆拳道比赛、国际男篮明星对抗赛、全国和全省皮划艇系列赛事、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等“国字号”“省字号”体育赛事20多项,这些大型赛事在我市频繁举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让体育产业链条日趋完整,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同时,这些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带动了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给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商机。借力高水平的体育品牌赛事,不断深化“体育+”融合发展,助推了焦作城市转型升级和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腾飞。

  七、提“颜值”增“气质”,市太极体育中心百城提质出成效。市太极体育中心是我市最大的综合体育场馆群,每天接待数千名前来健身休闲的市民,为了给群众提供优质免费的体育服务和优美的外部环境,让该中心景色美起来、夜景亮起来,真正成为我市的城市地标,按照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要求,市体育局主动作为、提前谋划,不断完善市太极体育中心功能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园区品质,新建了太极苑、亲子健身园和体育主题展示馆等,同时建设了智慧园区项目并提升改造园区的绿化,实施了照明改造工程,体现了体育为民、惠民,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强力实施“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从2019年8月份开始,市体育局组织了一支由400多名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的焦作市“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奔赴全市1826个行政村,开展太极拳教学推广工作,用优秀的太极文化精准扶贫,以“太极+扶贫”模式,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近5个月来,志愿服务队跑遍了全市所有的行政村,开展太极拳教学推广工作,在每个行政村挑选1名至2名太极拳爱好者进行精心培训,作为村级太极拳健身辅导站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实现村村都有太极拳站点、村村都有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

  九、2019年5月11日上午,全市社会各界1.2万名太极拳爱好者齐聚市太极体育中心太极广场,参加全国太极拳健康工程系列活动——2019年太极拳公开赛启动仪式。1.2万人一起演练太极拳“八法五步”套路,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焦作人民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的心声,为办好今年“一赛一节”营造良好氛围,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太极拳“八法五步”套路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的又一个更加简化的、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为了让1.2人学会这套新推出的套路,市体育局积极行动,制订活动方案、培训计划,组织召集太极拳骨干人员。各相关部门也纷纷主动联系,派遣本单位的体育骨干脱产到市体育局培训学习太极拳“八法五步”套路,他们结业后回到本单位积极带领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太极拳“八法五步”套路培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些数以万计的培训者分布在我市各个培训点,他们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学会了新的套路,为我市万人习练太极拳展演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质量党建推进焦作体育高质量发展。体育场馆免费开放、“10分钟体育健身圈”覆盖城乡、赛事活动如火如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体育局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加大对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满足了群众健身需求,主题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把体育事业办成人民满意的事业,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果最为重要的标准,一年来,市体育局强力实施以建设“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充分发挥体育资源优势,把体育设施建设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对体育场馆实施免费开放政策,给群众提供优质免费的体育服务和优美的外部环境,让更多的市民共享体育红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