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9年,中站财政开启“学霸”模式,各项成绩亮眼。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4亿元,完成年预算的104.6%,同比增长14%;税收累计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12%,税比达92.1%,收入质量排名全市前列,提前13天率先在全市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眼下的中站区,正逐渐迸发新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气象。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的增长任务,该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务实重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现了财税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收入服务。该区不断深化财政服务职能,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和收入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了财政、税务、街道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和研判在推进财政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各纳税主体在生产经营和街道在推进工作中的困难;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鼓励科技创新,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企业做大体量、做优质量,实现了企业平稳发展,为2019年税收增长奠定了基础。
强化财源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负担的过程中,该区努力组织收入,依法促进应收尽收。同时,该区利用财政综合数据平台,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财源分析。另外,该区还巩固壮大存量税源,积极拓展新增税源,研究制定促进中站发展的财政奖励政策,鼓励金融、建筑、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就地法人化”,培育多元化税源体系,促进了财税收入工作步入良性轨道。
强化收入征管。一是完善目标督导机制。该区紧盯2019年目标任务,建立“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成效倒逼机制,确保收入紧跟时间进度。二是强化综合治税。该区充分发挥收入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开展对辖区主要路段、沿街门店等重点区域和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房地产行业、金融业税收等专项治理,不断强化税法宣传及开展多批次、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的综合治税工作,增强各部门的协税护税意识,堵塞零星分散税源漏洞,做到应收尽收。2019年,该区共查补税款2960万余元。三是强化非税征管。该区深化非税收入预算管理,不断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实行收缴分离制度和收入目标制度,推进非税收入,确保非税资金及时足额入库。2019年,该区非税收入共完成6660万元。
强化体制调整。该区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全面规范区办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秉承财权事权相匹配原则。根据全区财力水平和街道主要职能,该区合理划分街道财政收入范围,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地方财源体系。二是秉承激励约束相结合原则。该区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坚持财力分配与街道经济发展业绩相挂钩,充分调动街道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全力推进区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王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