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示范区不平凡的一年,从高新区到新区,再到示范区,走过20年,是总结经验、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开局之年;是在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的快速提升之年;是落实市委指示精神,建设“三区一极”、加快打造全市经济社会新的核心增长极的关键之年。
2019年也是示范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平凡的一年,是区党工委宣传部成立之年、起航之年、创新之年。
面对繁重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组建的区党工委宣传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崇尚实干、精准发力,在“高”上抓落实,在“新”上做文章,在“特”上求突破,在“优”上见实效,在“精”上下功夫,为国家高新区、“三区一极”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提升政治站位,加强思想引领,在“高”上抓落实
组建队伍高效率。示范区党工委落实市委机构改革要求,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正式组建区党工委宣传部,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牌子。这支队伍对上分工协作,集中力量抓落实;对下条块联合,发挥优势抓特色。2019年,该区在全市各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受表扬、表彰10多次,市领导对该区寨卜昌红色文化打造、党建带群建报道、创新推出“脚板+手指”工作法等批示6次。
主题教育高质量。该区共组织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专题学习12次,其中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3次,全区各基层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专题学习146次。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该区持续名列各县(市)区第一,2名选手分获全市比赛第一名、第三名,并代表我市参加全省比赛。
落实责任高起点。该区高起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组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百场宣讲进基层”活动,邀请市委党校专家教授专题辅导2场,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进基层活动5场及其他形式宣讲活动80余场,受益2600余人次。组织开展“2019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讲述好故事,传递好声音,在“新”上做文章
新亮点。示范区围绕“三区一极”建设等中心工作在《河南日报》发稿5篇、《焦作日报》头版发稿50余篇、焦作电视台播发新闻56条,得到市领导批示2次(一次是批示《焦作日报》报道的文苑街道党建加群建促“四城联创”工作,一次是批示《焦作日报》报道的示范区“四城联创”涌现出的先进群体)。在今年的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中,该区走在全市前列,率先完成征订任务,受到市委宣传部领导的称赞。
新声音。该区深入开展“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大调研”、市级媒体专访、辩论赛、歌咏比赛等活动。组建县级、科级2支参赛队参加全市辩论赛,均荣获第三名的良好成绩。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微型党课系列活动,评选出“十佳宣讲员”。举行李志勇同志先进事迹示范区专场报告会,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文昌街道36个村先行先试实施“大喇叭”工程,牢牢占领农村文化舆论阵地,受到省委宣传部的高度关注。
新故事。该区全年开展育树典型活动,评选出“星级文明户”691户、“好媳妇”220人、“好婆婆”173人等先进典型,推荐并确认市级好人1人、区级好人5人,104个村全部建立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新申报省级文明村镇3个,申报市级文明村镇6个,评选表彰区级文明村镇20个。开展“童心向党”“新时代好少年”推选活动。
丰富文化载体,活跃文化生活,在“特”上求突破
公共文化服务上“特”。该区高标准打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百姓文化超市”提档升级,高标准建设区级百姓文化超市联络站点。该区文化馆去年开馆以来,累计组织各类培训、展出、交流活动近1000场次,参与人数6万人次。
群众文化活动上“特”。该区去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其中有文昌街道的红歌会、苏家作乡的戏迷系列活动、经典红色大戏进村巡演等,参演人员及观众1万多人次。
非遗项目发展上“特”。该区对国家级非遗项目龙凤灯舞进行专题拍摄保护,省级非遗项目黄庄大辫子戏走上全市舞台。
倡导文明新风,引领时代风尚,在“优”上见实效
优化考核。该区召开文明创建推进会,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市率先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实地考察点位百分制考核活动,对全区22类61个实地考察点位进行量化考核,明晰了路径,增强了动力。该区5个实地考察点位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验收,受到市“四城联创”指挥部领导的赞扬。
优化服务。该区组织辖区各高校成立10支1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配合各社区、城中村和农贸市场开展“争当文明先锋,我为城市添彩”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区直机关各单位采取“脚板+手指”工作法,步行排查问题、动手解决问题,形成了全员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
优化引领。该区针对去年新增农村测评点位的情况,开展了以城中村治理为重点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去年11月26日,全市城中村(城郊村)治理提升现场观摩会在该区召开,各城区相关乡镇(街道)领导观摩学习该区姚郭庄、北李万等村经验,该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污水管网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率先实现全域农村垃圾市场化清运等经验和做法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挖掘资源要素,培育文旅产业,在“精”上下功夫
精心保护开发寨卜昌村。该区去年正式启动寨卜昌综合保护利用开发项目,打造中国古民居建筑群落中原地区明清时代建筑博物馆、怀商文化博物馆、重要红色教育基地、生态宜居传统村落、古运河文化重要节点。去年12月17日,举行寨卜昌村保护发展概念性规划汇报会,打造我市乃至全省新的旅游目的地。目前,寨卜昌村被命名为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每天接待参观学习、考察旅游人数上千人次。
精致打造“一线五点”。该区总投资400万元,深挖辖区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廉洁家风宣传教育资源,建设了阳庙镇鹿村原焦作北平市第一个党支部旧址、阳庙镇北西尚村国学讲堂、阳庙镇阳邑家风馆、苏家作乡寨卜昌红色教育基地和宁郭镇宁郭村烈士纪念塔5个廉洁教育示范点,目前已接待党员干部参观学习上万人次,受到中纪委表彰。
精细谋划建设文旅大项目。该区大力推进蒙牛工厂AAAA级景区建设,充分利用寨卜昌传统村落、红色文化资源以及辖区大沙河生态湿地等资源,打造城郊观光农业,培育新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