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座谈会,对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作了全面介绍,对我市《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及相关追溯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据《焦作日报》)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既是柴米油盐百姓事,更是社会和谐政府事,特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广大群众不但要吃得好,更要吃得安全。因此,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逐渐成了公众关心的大事。近年来,全国和各地“两会”召开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围绕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问题建言献策。
通俗地讲,为农产品建立信息追溯机制,相当于为每个农产品建立了“履历”,内容覆盖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利于监管部门、消费者掌握和了解商品的“出身”和流向,便于监控和召回。
放眼国际,创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大势所趋,甚至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门槛。比如,欧盟早在2002年就建立了牛肉制品追溯机制,明确要求从2004年起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相关制品都能跟踪和追溯,否则不允许进入市场。随后几年,追溯范围又扩大到水产品等领域。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实现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追溯信息互通共享。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我市以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等七大类重要产品为重点,也启动了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出台了实施方案,建立了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在这方面,温县先人一步作了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经验。铁棍山药被装进了当地政府统一设计的包装箱,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包装箱上的二维码防伪标签,即可查询铁棍山药种植户姓名、地块位置、种植面积、经纬度等从种到收的全部溯源信息,提高了品牌美誉度,维护了市场秩序,打击了假冒伪劣,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大数据时代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有效追溯,并不存在技术壁垒,重要的是职能部门特别是广大农民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态度、理解程度,只有在管理和执行层面“两条腿”走路,才能加快形成上下贯通、相互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