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悬挂条幅460条,张贴公告2000余份、宣传标语3000余份,清查资产757处,清缴欠款33.04万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三清”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山阳区迅速行动,提前谋划,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高质量、高标准扎实推进“三清”整治工作。
该区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三清”整治工作指挥部,实行县级领导包街联村,科级干部包村(社区)联组责任制,同时抽调科级干部成立驻村工作队充实到一线基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三清整治工作。该区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周例会,随时会商解决疑难问题,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强化联动机制,形成公检法等职能部门、各街道齐参与的良好格局。
该区广泛宣传“三清”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提高群众的知晓率,确保家喻户晓,营造浓厚的“三清”整治工作氛围。同时,设立举报箱与举报电话,鼓励群众提供线索、反映问题,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该区还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自我检视、签订承诺书、自查整改,主动参与做好“三清”整治工作。
该区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通过自身查摆、群众反映等方式,摸清涉及集体产权的合同、资产使用、资金拖欠等底数,拉清单、列台账,进一步明确整治任务。同时,严格规范整改程序,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在全村范围张榜公示、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为下一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郭芸帆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