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如何破解群众“多头跑”顽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焦作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锐意改革,创新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以提升行政效能的使命和担当,深化“放管服”改革,集中火力在破解数据“中梗阻”难题、“前店后厂”瓶颈、“审批藩篱”问题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眸2019,我市政务服务亮点频闪—— 1108项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极大节省了企业、群众办事的时间和成本;“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结束了向多部门、多窗口递材料的烦琐,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建成全省第一个地市级“企业纾困360”平台,精准破解企业难题屡获称赞……2019年,该局成功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先进单位,荣获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先进单位、市营商环境优化先进单位和推进“放管服”改革先进单位。
亮点一:
念好“简字诀”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赢民心
以前,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需要在4至7个窗口排队办理,3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如今,群众只需到1个窗口,3个工作日即可完成。
“简”体现着高质量、高效率、先进性。2019年,该局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原来47个政府部门设立的审批窗口由直接面对办事对象改为后台办理,前台受理由政务大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综合窗口人员承担,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
该局构建了“五区四窗”的政府大厅服务格局。“五区”即:引导叫号区、咨询辅导区、综窗受理区、后台审批区和统一出证区;“四窗”即: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投资项目审批综合窗口、商事登记综合窗口和社会事务综合窗口。按照“集中统一”原则,853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综合窗口,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围绕群众关注度高的不动产登记业务烦琐问题,该局探索推进不动产登记“刷脸办”,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参加协调会,打通了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只排一次队、只缴一次费、只提交一套材料”。
为进一步扩大数据共享范围,推动实现“刷脸办”“刷证办”,该局主动寻求上级部门支持,协调我市10家单位联动配合,打通5个系统、调用33项数据,办事群众仅需携带身份证和不动产权证书原件,即可办理涉及不动产、房产、税务、财政非税4个部门的个人住房交易等11项业务。群众原本需到4至7个窗口排队办理的业务现在只需到1个窗口即可办理完结,由原先的承诺办结8个小时压减到受理10分钟以内、审批30分钟以内,最短从受理到出证20分钟即可完成。
亮点二:
最多跑一次
让“网上办”“马上办”成常态
2019年9月份,该局向社会公布了市级第一批288项高频“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近期,该局进一步和市直各单位沟通,确定了1108项事项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占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92%,力争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019年,该局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除了运用信息化手段倒逼审批部门优化流程、精简材料,经过对高频事项的梳理大力推进“一次办”外,还大力推进“网上办”“马上办”。
建立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自助服务终端等渠道向窗口提出申请,实现网上申报、网上预受理、网上查询办理进度、网上反馈办理结果。目前,市本级1110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可办。
以即办件为基础,以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清理确定“马上办”事项。目前,企业和群众到窗口办事,有469项政务服务事项能够实现“马上办”——即收即办。
下一步,该局将大幅提高我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比例,力争在全省率先推行“刷脸办”;建设我市城市门户APP,融合全市政务服务事项以及公交、医疗、教育、金融等公共服务事项,与省“豫事办”APP进行对接,积极推行我市“掌上办”“指尖办”,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
亮点三:
服务“标准化”
为全省标准贡献“焦作智慧”
完善标准体系,创立地方标准,打通“最后一公里”、打造“最美一公里”,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2019年,该局进一步巩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成果。
组织市、县、乡、村四级进一步修订完善通用基础、服务提供、管理保障和工作岗位四大标准系统。由我市主导编制的《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规范》作为河南省地方标准已通过专家评审,2019年11月21日在全省发布施行。
推动重心下移,提升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社会化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办理能力、办理水平。目前,乡镇(街道)规范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28项,村(社区)规范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0项。
下一步,该局以我市党建综合体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建设,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倒逼进驻窗口各部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务求在转作风、强服务、提效能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亮点四:
畅通“纾困360”
精准医治企业“疑难杂症”
2019年9月16日,“运输车辆通行备案网上办理”开始试运行。新的受理方式采用全流程网上办公,企业由提交2次材料精简到提交1次材料,审批时间由14天压缩到6天,受到企业一致好评。其实,企业能获这一便利,该局“企业纾困360”平台功不可没。
2019年7月1日,为帮助企业纾解生产经营困难,实现“直接沟通有平台、诉求反映有渠道、问题疏解有机制、优化服务有效能”,该局与相关部门一道,创立了全省第一个地市级“企业纾困360”平台。
该平台运行两个月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受理问题中有三分之一是反映城区运输车辆通行备案审批时限长的。同时,接到了多家企业反映市内货运车辆备案难的申请。为平衡好环保和发展的问题,该局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协调会,最终确定在不改变现有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管控措施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政务”平台和大数据共享优势,在“企业纾困360”平台上增加了“城区运输车辆通行备案”模块,实行“一网通办”。
截至目前,该平台受理企业求助1551件,办结1455件,在办96件。帮助西部聚集区4家企业、河南鑫诚耐火材料公司、河南平光、市活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解决了困扰许久的难题。先后被河南日报社、焦作日报社、焦作电视台、学习强国app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亮点五:
用好大数据
致力打造“智慧城市、数字政府”
国务院2019年安排的两项“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要求9月底和12月底正式上线试运行。
截至2019年9月底,该局顺利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市直48个政府部门1192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录入一体化平台,11个县(市)区政府部门录入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合计达到10735项。
截至2019年12月上旬,该局圆满完成“互联网+监管”阶段性工作任务。市直单位共认领省级各单位监管事项702项,编制录入检查实施清单704项;11个县(市)区合计认领监管事项目录5073项,编制录入检查实施清单5224项。全市共录入监管数据95094条。
这两项“国字号”工作,我市以建设快、完成质量好受到省政府肯定和表扬,该局在全省第五次“放管服”例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据介绍,这两项“国字号”工作,是运用大数据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下一步,该局将积极争取市直相关单位和知名大数据企业支持,谋划全市大数据发展顶层设计,制订我市“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实施方案;研究探索区块链在政务服务方面的应用,提升我市大数据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下一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将进一步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促进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打通数据孤岛,提升全市网上服务能力;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打造一流工作队伍,为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交出更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