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武陟县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六大战略”“六大工程”基本思路,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按照“中原智造、北岸水乡”城市定位和“一体两翼、双跨融合”战略格局,全面加快郑焦一体化首位节点城市建设,全力抓好“四件大事”、办好“四大民生”实事、营造“四优环境”,经济社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集中展示一年来该县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武陟县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回眸2019年,武陟县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是最亮眼的一笔。2019年前10个月,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22.5亿元,同比增长8.8%,居全市第二位,工业占三次产业为59.6%;工业用电量累计8.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3%;全县税收收入完成9.9亿元,同比增长7.6%,税收占比76.5%。
刚刚过去的2019年,武陟县强力推进工业振兴战略,坚持“三个更加注重”发展原则,围绕“一体两翼、双跨融合”发展格局,按照“中原智造、北岸水乡”的总体定位,以建设郑焦一体化首位节点城市为发展目标,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态势。
转型发展助推工业提速增效
该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遵循,深入开展“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活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致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三大改造”成效显现。2019年,该县实施了总投资142.2亿元的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化“三大改造”项目50个,产业集聚区、强耐新材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辅仁怀庆堂公司被评为省绿色工厂;创建省级智能车间3个,富耐克超硬材料公司成为省级智能化工厂;瑞之光彩印公司、华康糖醇公司获批省先进制造业技术改造资金1092万元。全县新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8家,申报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8.3%。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围绕“中原智造”产业定位,该县着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先后引进实施了中汽研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打造郑州大都市区重要检验检测基地,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把全域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建设郑州大都市区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谋划国家干线公铁联运物流港,推进实施润格仓储物流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润格仓储物流被确定为全省重大物流项目;以“中原网仓、电商飞地”为发展定位,建成运营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了110家乡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涌现了“芭米”等一批网红电商品牌,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国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工作典型县”,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该县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创建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争取省级研发费用财政资金123万元;组织申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8家;推荐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46家;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8家,均已通过国家科技部审核。2019年,全省“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全县入库企业8家,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全县入库企业9家。
招商引资助力经济发展加速
该县以全市“一赛一节”为主线,持续推进开放招商,不断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丰富招商引资方式,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县新引进省外项目34个,总投资132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62.74亿元;组织参加“一赛一节”经贸活动5次,累计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152.9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2019年,该县落地开工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88.7亿元,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总投资19.7亿元,建设以武陟为中心的汽车检测服务平台、汽车研发平台、新能源汽车研发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我省没有国家级一类汽车检测机构的空白;电力电气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先后引进智网电力年产1000万台电力自动化等6个项目入驻产业园区;华夏幸福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入驻企业有汽车总成、新基业、碧水环保、中凯机械、津豫电缆等11家企业。
强化招商机制作用发挥。该县建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发挥“5+1”招商小分队的招商突击队作用,围绕两大主导产业开展全产业链条招商,重点瞄准“三新一高”产业、世界500强等,面向产业溢出地和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不断运用新方法、新手段,突出靶向招商,在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方面,重点跟踪,聚焦力量,确保完成市定招商引资任务。
增强招商平台成效运用。该县借助产业新城城市承载力、产业承载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共建、项目共推合作模式,全面做大做强项目整体规模,不断提升招商成效。2019年前9个月,县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45.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28亿元,税收收入4.71亿元,从业人员2.8万人,被评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典型案例”,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绿色园区。
项目建设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该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以项目的高质量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持续加速。2019年,该县共承担省定重点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70.9亿元,年度投资目标为24亿元,2019年前10个月已完成投资33.2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38.2%;承担市定重点建设项目21个,年度投资目标为44.5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已完成投资67.7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52.1%。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月综合考评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占据的榜首位次从未旁落;全市组织开展三次重点项目建设暨产业转型攻坚集中观摩评比活动,该县夺得县(市)组两次第一、一次第三,取得历年最佳成绩。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县开工建设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57个,总投资376.1亿元,完成投资125.5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81个,总投资349.7亿元,完成投资98.8亿元。
健全项目推进机制。该县建立并实行了“工作项目化、项目台账化、台账目标化、目标责任化”工作法,实行重点项目“六个一”推进制度和重点项目台账式管理制度,做到“五个明确”,跟进督导,定期通报;建立省、市重点项目周推进制度,项目进度一周一走访,推进台账一周一更新,问题情况一周一落实;实行县政府领导分管领域项目分包推进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县长办公会;在重大项目推进中,县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挂图作战,对照项目时间节点安排,定期不定期深入实地调研,针对问题开展现场办公,有力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快速实施。
增加高质量发展厚度。该县专门成立重点项目谋划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工作开展,去年共谋划重点项目202个,总投资817.3亿元,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5个,重点项目数量全市最多。“三新”项目中,已申报2020年省重点10个项目之一的路泰公司光学材料产业园项目,将在交通安全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投入11亿元的城区水系改造提升工程主要建设“一湖、两渠、一湿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引水入城、以水润城”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为建设郑焦一体化首位节点城市打好基础。 刘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