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改革催生动能转换
认清形势 把握大势
红色故事讲出新境界
推动开放招商质量提升
锁定目标再上新台阶
焦作人社:民生为本强保障 人才优先促发展
2019年度全市重点项目暨
产业转型攻坚观摩评价结果
稳就业 守底线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砥砺初心 以国家高新区建设统领示范区建设
笃定前行 “三区一极”高质量打造核心增长极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共中央组织部两大平台点赞焦作
红色故事讲出新境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王玮萱)1月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和“共产党员网”以《这个城市的红色故事讲出新境界》为题,报道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市将红色文化充分融入全域旅游,讲好地方红色文化故事,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教育社会化的做法。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市将红色文化充分融入全域旅游,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焦作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实现了红色教育的社会化。

  焦作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县(市)区被划入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晋冀豫片区,在讲好地方红色文化故事,让红色教育常态化、全民化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初,我市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红色资源普查,把当地红色文化和全域旅游结合起来,共推出50个红色资源旅游访问点,并设计制作出红色资源旅游访问导览图。依托本地红色历史文化、黄河文化、南水北调焦作精神等教育主题,打造了一批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中站区龙翔街道十二会村,是我市着力打造的红色教育资源旅游访问点之一。这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古村,是太行区第四专区及焦作市党政军机关旧址。在主题教育中,十二会村激活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吸“粉”无数。2019年5月1日至今,已有3万余人次党员干部群众来这里接受红色教育。除此之外,“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故居、“黄河文化明珠”嘉应观、“中原名村”西滑封、何瑭家风教育基地、温县安乐寨兄弟书屋等一大批红色资源旅游访问点也在主题教育中深受当地党员群众和外地游客欢迎。据统计,2019年,我市已接待50万余人次参观访问红色资源旅游访问点,焦作人依托这些访问点,讲好了红色故事,把红色故事传向四面八方。

  红色文化插上全域旅游的翅膀,焕发了惊人的活力。位于我市的河南理工大学老校区有栋坐西朝东的房屋,是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指挥部旧址、省级文保单位。1925年7月,党组织领导了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毛泽东曾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如今,当年罢工始发地王封矿依然保留了百年井口、福公司坑口电厂遗址。顺应焦作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利用井架、坑口电厂遗址、铁路专线等老工业元素,我市打造了集研学、文化、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截至目前,该园区已成为当地党员群众和外地游客争相参观的网红打卡地,百年老矿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前不久,我市制定了《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已经通过了申请河南省地方标准的专家评审,即将成为全国第一个有关红色资源旅游访问点的省级地方标准。目前,我市正按标准对50处红色资源旅游访问点进行规范化建设,并开始招聘红色资源旅游讲解员和志愿者,安排红色公交线路,全力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全民化、实效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