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用药也能用出病来。这种由于药物诱发的疾病叫药源性疾病。由于药物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可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器官及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器质性损害。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等。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药源性疾病比药物不良反应要严重,如果治疗及时,绝大多数可以减轻症状或者痊愈。但若不能早发现,耽误了治疗和抢救的时机,则可能引起不可逆转损害,甚至终身致残,直至死亡等。
那么,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包括哪些?一、中毒型,有些药物本身就对机体细胞有毒性作用和酶抑制作用等,一次过量或慢性蓄积都会导致药物中毒;二、炎症型,特别多见,如一些药物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药物性皮炎;三、胚胎型,妊娠三个月内孕妇使用一些对胚胎有损害的药物,就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或某些脏器发育不全;四、增生型,苯妥英钠等可引起牙龈增生,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五、发育不全型,如四环素引起牙齿釉质发育不全等;六、萎缩型,如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后,可使局部皮肤发生萎缩,表皮乳突消失,表皮变薄;七、变性浸润型,如D-青霉胺治疗可引起天疱疮样皮炎;八、血管血栓型,药物性变态反应时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充血,而反复多次使用血管造影剂可引起血管栓塞;九、功能型,药物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改变的现象很多;十、赘生与癌变型,如大量使用氮芥治疗时可引起膀胱癌,久用砷剂者可使掌、跖部产生赘生物,还可能演变成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