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寒假前,辅导班的招生广告便已铺天盖地,家长的“假期焦虑”也快要到达“沸点”。为了避免孩子“玩物丧志”,实现“弯道超车”,不少家长早已紧锣密鼓地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除了各种传统实体课、艺术课,有的家长还购买了网校辅导班课程,恨不得让孩子每一天都泡在补习班。很多人说:“只要上了这条船,就不会再下船了。”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益昌人:又到寒假好时光,家长报班孩子忙;花钱受罪都很烦,顺其自然多欢畅。
@牧笛007:现在,很多孩子在假期参加多个辅导班,放假似乎比上学还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很可能过犹不及,使孩子“消化不良”。
@zjtlove: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家长应顺势而为,把快乐还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活动和时间。家长为孩子报辅导班不宜过多,报名前应该充分沟通交流,征求孩子的意见。
@一更时分:家长的“假期焦虑”源于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家长为孩子着想的出发点很好,但方式方法值得商榷。假期里,除了参加辅导班,孩子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体会!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商量沟通,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你听我说199406:让孩子参加辅导班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家长可以广开思路,让孩子参加一些更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比参加辅导班更能让孩子受益。
@短笛无腔007:家长为孩子报名一两个辅导班,补一下学习的短板无可厚非。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辅导班,切勿报班过多,如果盲目跟风,只会得到“家长花钱,孩子受罪”的结果。
@南宫卿宇: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欠妥,为孩子报的辅导班过多不仅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还剥夺了孩子快乐玩耍的权利。
@贵贵的蒲公英:家长应该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理性地为孩子选择辅导班,这样既能让孩子“充电”,又不影响孩子休息。
@悦眉潇生画:家长为孩子报辅导班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一定要充分征求孩子的意见,否则,不仅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还会浪费金钱。
@不知潇湘在何处:使家长产生“假期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家长都不应该自作主张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
@风开季节:报辅导班可以,但家长要把握好度,使孩子劳逸结合、高效学习,避免好心办坏事。
@薍ovo:我认为,“假期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中既有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也有孩子缺乏学习自律能力的因素,所以,很多家长以选择报多个辅导班的方式督促孩子不要虚度光阴,可怜天下父母心!
【下期话题】
护士救人的专业探讨与道德认同
近日,云南昆明一男孩在路上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一名女护士杨某正好路过,立即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经过近2分钟的按压后,男孩终于恢复心跳,经过送医治疗后已无大碍。对此,在网友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有网友质疑“该护士急救方法存在错误”,称其没有判断病人是否有反应和呼吸,按压也不规范,虽然精神可嘉,但一定要指出来其施救方法的错误,引发网友争议。不少人“二选一”“挑边站”,有关急救方法的研讨与科普反倒被“稀释”了。对于护士救人的专业探讨与道德认同,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