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作同仁医院急诊科,科室主任任陇滨带领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从死神手里夺回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奔赴“战场”
今年44岁的任陇滨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系,参加工作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急诊科。他说,学医的初衷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救死扶伤,在医院众多科室中,他认为急诊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他甘愿用毕生所学去守护这道防线。
任陇滨用行动践行医者的责任、用时间证明自己的初心。从医20多年来,他从一名急诊科医生成长为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担任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心肺复苏学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荣获焦作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
说起急诊工作,任陇滨很认真地告诉记者,在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因此,他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有大型抢救任务,即便是在家休息,接到科室电话后要15分钟内赶到医院参与救援。在急诊科,每一次抢救都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去年,该科成功抢救了一名心跳骤停的男子。当时正值夏天,室外温度很高,地面温度更高,这名男子在连续工作了5个多小时后,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工友发现后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随后又拿水浇在这名男子的身上为其降温。
该科值班人员接到120指挥中心的出诊电话后,几分钟就赶到了现场,就在出诊人员去接患者的时候,急诊科启动了绿色急救通道,在家休息的任陇滨接到电话,不到10分钟就赶到医院,和重症监护室联系随时准备抢救。
在现场,工友称这名男子因中暑导致昏迷,但男子的情况很严重,已经没有心跳。出诊的医护人员立即对男子实施不间断心肺复苏,回到医院后转入ICU重症监护室抢救。
任陇滨带领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对这名男子实施了一系列抢救措施,5个小时后,其脱离生命危险。第二天,这名男子作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其有冠心病,中暑后导致心跳骤停。
任陇滨说,急救工作对时间要求紧、技术要求高,而且劳动强度大,不确定因素有很多,急救工作的环境和特点也时刻考验着医生的专业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任陇滨每周都会组织大家学习,总结一周内接诊的所有病例,并对特殊病例进行分析,积累急救经验。通过不断学习,任陇滨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急救团队。
普及急救技能,为生命增添保障
任陇滨认为,仅医护人员掌握急救技能是不行的,广大群众也要掌握急救技能,这样身边的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才能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为抢救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然而,让任陇滨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全社会对急救知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组织人员学习急救技能。前不久,河南理工大学开展“为爱出手,感动心灵”主题活动,并邀请任陇滨为广大师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为了更好地让广大师生了解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培训中,任陇滨先通过PPT为广大师生讲解心肺复苏术的理论知识,然后播放一段心肺复苏急救视频让大家对这项急救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在实际操作环节,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练习,认真学习每一个急救手法和操作要领,任陇滨在一旁耐心纠正,确保大家都能学到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任陇滨说,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技能,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责任,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到早期急救的重要性。
下图 任陇滨利用下班时间学习新的急救知识。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