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市统计局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为重点,以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我市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作出突出贡献。
高质量提供统计服务
一年来,市统计局紧紧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重点,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深入开展专题研究,探索发展趋势,及时准确进行预测预判预警,为当地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统计工作的“数库”“智库”作用发挥明显,统计服务的质量有了新的提升。去年,该局共撰写统计分析260篇,其中被市级以上领导批示34篇次,两办信息采用30篇,各类网站采用368篇次。沁阳市统计局统计分析有25篇次受到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批示。
强化预测预判,全面提升咨政服务水平。强力推进统计服务从“按需服务”向“精准服务”转变,强化对经济运行态势及重大政策、重点工作、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统计监测和深度分析,每季度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密切监测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准备、早预案,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月度经济运行数据监测工作,建立经济运行日监测制度,每月定期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日监测工作。定时分析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监测统计指标上报情况,去年全年编发《统计快报》10期、《统计提要》240册、《新中国成立70年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800本,部分统计资料成了“贴身”服务领导科学决策的“工具书”。
服务我市发展大局,加强重大课题研究和专题分析。围绕“学扬州徐州、促经济发展”和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统计分析调查研究。高质量的统计调查分析,已成为主要领导了解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并精准施策的一个重要参考,在全年实现“开门红”“双过半”“收官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该局报送的调查分析中,被市委书记王小平批示10篇次,被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批示13篇次。在我市2019年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评选中,该局13个课题分获一、二、三等奖,《“四大怀药”的振兴战略》被《中国信息报》截选采用,《新形势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评价体系研究》等多篇调研课题,在省局科研所、省地调队评选中获奖。这些重大课题研究和专题分析,较好地发挥了“高参”和“智囊”作用。
作好社情民意调查,打造政府满意、群众信赖的统计品牌。为了解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该局开展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相关政策落实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专项调查,受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针对猪肉价格急速上涨的情况,该局深入饲养企业了解生猪价格上涨原因及后期市场价格变动等因素,通过媒体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该局开展“引才聚焦”、焦作市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情况等专项调查,为党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全年接待各部门和民众电话咨询400多次,回复率100%。
高标准完成“四经普”任务
上下联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圆满完成。从去年1月1日正式登记开始,全市共组织2000余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对近5万家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近2万家抽样个体户普查对象进行了逐一入户登记。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非一套表单位的核查率、编码率、强制性审核通过率等指标,在全省排名第一。
强化督导,严把数据质量审核关。严格执行国家、省经济普查实施方案规定,为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在正式入户登记、质量抽查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多次召开经济普查工作专题会议,各级普查办严谨细致、规范操作,确保入户率100%,从源头上把好数据质量的各道关口。
精心组织,顺利完成“四经普”国家事后质量抽查工作。我市马村区被列为国务院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对象后,市统计局及马村区政府积极配合抽查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证件、台账、报表和依据资料,在调查质量方面没有出现错登、漏登和数据差错等情况,出色地完成了迎检任务,为全省“四经普”质量评估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水平开展统计调查监测预警
继续推进各项统计调查顺利开展。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以数据质量为核心,认真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基本单位、投资消费、人口就业、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能源资源等各领域常规统计调查。持续以更高要求完成GDP核算任务,继续作好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抽样调查,做好样本企业补充和轮换工作。稳步推进贸易两个限下抽样调查整合。努力作好县域经济统计调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靠基础数据。全力抓好“四上”企业入库工作,全年共审核通过“四上”企业332家。
认真好统计监测评价。完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绿色发展指数等统计新领域新发展的统计方法和制度。建立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的统计工作协调机制,测算分析高质量发展情况。建立我市各县(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我市在2018年度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居第二。积极作好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高质量发展监测、年度考核评价,2018年各有2个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进入全省综合考核前20名。扎实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等重大监测评价工作,为我市发挥优势、找准短板和薄弱环节提供了翔实的决策依据。积极作好生态文明建设、就业统计等监测评价,全面推进人才资源统计,做好人才发展监测评价等工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