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常 利
栗 鹏
春节前夕,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让每一个农民工家庭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市司法局组织各县(市)区司法局、市法律援助中心集中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专项宣传活动。
镜头一
农民工外出打工需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打工期间出现工伤怎么处理?如果工资被克扣或拖欠怎么办……近日,市汽车客运总站广场与往日大有不同,在此购票候车的农民工朋友手里除了大包小包的行李,还有不少人拿着法律援助宣传资料。
原来,这是市法律援助中心与山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在这里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专项普法宣传活动。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手持宣传册,向来往的农民工朋友发放,现场向农民工讲解法律援助的服务范围、申请手续、“12348”法律服务热线等内容,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农民工现场受理、当日指派。
“我们将畅通农民工欠薪求助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方位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网上申请、热线电话等维权,方便农民工朋友及时获得法律服务。”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高文静说。
镜头二
“合同,也叫契约、合同书、协议书,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合法有效的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日前,修武县小营工贸区的河南栗子园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会议室内人头攒动,农民工朋友在聚精会神地聆听法律专家关于《合同法》的讲座,有的还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这是修武县法律援助中心与该县总工会组织律师在这里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法治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律师重点讲解了《合同法》的意义、在签订合同时的注意事项、如何运用合同保护自身权益等内容。通过真实案例摆事实、讲法律,现场解答大家关心的法律问题,使农民工朋友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向农民工发放了《怎么申请法律援助》《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等普法宣传资料,并向他们讲解了法律援助农民工案件的办理流程。据了解,活动当天共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读本等共计500余份、普法宣传品300余个。
镜头三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拖欠这么长时间的工钱终于拿到手了……”近日,在中站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董某、张某等9名村民眼含热泪说,并将印有“法律援助 扶助农工”字样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
2018年7月,中站区府城街道某村村民董某、张某等9人到焦作市龙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务工。他们工作2个多月后,该公司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工资,合计18473元。董某、张某等9人多次到该公司讨要无果,无奈之下,就到中站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走上维权之路。
中站区法律援助中心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开启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当天就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王洪刚承办此案。接案后,工作人员认真分析案情,多次到该公司了解情况、收集证据,及时对案件材料进行梳理。2019年11月13日,中站区人民法院公开合并审理此案,最终法院作出判决,判令该公司支付董某、张某等9人劳务费18473元。拿到工钱后,董某、张某等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据了解,2019年,我市法律援助中心将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作为年底的一项重点工作,联合人社等部门,深入全市多家企业、工地开展专项活动。截至目前,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开展农民工法治宣传活动15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2万份,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73件,挽回经济损失396万元,工作成效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