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力打造“百姓文化超市” 国字号品牌
江岭村“走亲戚”
特殊客人
省防火委督导组莅焦督导 冬春火灾防控“百日安全”工作
我市举行禁售禁燃烟花爆竹 主题宣传活动
走访慰问贫困户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我市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焦作中旅银行:“金融活水”浇开“扶贫花”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殊客人
本报记者 史文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月10日,天气寒冷。15时许,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村委会大院突然驶入一辆中型面包车,从车上陆续下来10多人。河南理工大学驻该村第一书记杨波闻讯后,立马放下手中工作,迎了上去。

  原来,这是河南理工大学机关党委书记徐亚富带领10多位教职工来南朱营村消费扶贫。

  杨波将大家带到会议室,简要向大家作了情况介绍。南朱营村是省定贫困村。近几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多方筹资,围绕果蔬种植和农业休闲采摘,先后建成蔬菜种植园区、果树种植园区、农耕体验园区和蔬菜加工储存区,建起14座半地下蔬菜大棚和10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小黄瓜、西红柿、芹菜等反季节蔬菜。2018年,该村实现整体脱贫。河南理工大学对该村的帮扶力度逐年增大,平均每年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2019年以来,河南理工大学还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组织教职工到该村购买各类蔬菜、土特产价值12万元。

  杨波带领大家到该村村民王萍承包的蔬菜大棚里参观,王萍随手采摘小黄瓜让大家品尝。“真脆。”“真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赞扬声不绝于耳。王萍告诉大家,她种植的有机小黄瓜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由于现在是数九寒天,日夜温差大,没有虫害,品质特别好。“温度高了有虫咋办?”有人提出疑问。“我们会按技术人员的指导,及时进行调温,温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王萍向大家解释。

  河南理工大学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工会主席常玉光告诉记者,他是第二次带领教职工来这里购买蔬菜、鸡蛋和土特产。“南朱营村农户种植的蔬菜特好,土鸡蛋特地道,吃起来特放心。”常玉光说。

  不一会儿,河南理工大学教职工就购买了价值4000多元的蔬菜和鸡蛋。一位姓张的女教师高兴地说:“我购买了价值200多元的蔬菜、鸡蛋。这些蔬菜都是刚刚采摘下来的,很新鲜,价格也比超市便宜。再说,这是消费扶贫,只要能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俺出点力是应该的。”

  记者问南朱营村贫困户马向锋有什么感受。小马说:“过去,村干部动员我承包蔬菜大棚,我担心没销路,不敢承包。看到河南理工大学的领导和老师真心帮助我们,我是真动心了。如果今年有机会,我一定要承包两个蔬菜大棚,争取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卖者高兴,买者舒心。南朱营村的田野里,充满着欢声笑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