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艳琴:怎样练好太极拳中的“不丢不顶”
太极拳有助慢阻肺康复
市太极拳协会走过这一年
守根壮脉为太极
市陈正雷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2019年活动丰富收获颇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拳有助慢阻肺康复
——访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会长冉向利
作者: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各地,多数民众谈“疫”色变。春节期间,不能外出,活动范围受限,很多人精神高度紧张,极度疲惫。近日,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专家团队发布的最新慢阻肺临床研究成果,明确了太极拳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状态,有助于慢阻肺康复。

  钟南山教授发布的研究成果无疑为习练太极拳有助于人体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为常年潜心研究太极拳的拳师,市陈式太极拳冉广耀拳术研究会会长冉向利结合自身练拳经验,对这一成果进行了解读。

  “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它舒展缓慢、动作柔和,能使人体微循环得以扩张,得到有效改善。我们在习练太极拳时,通过身体的伸缩旋转运动和内气在周身各个部位的畅流,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促进微血管的自律运动,加速微循环。所以,只有全身毛细血管的血流通畅了,微循环无障碍,我们机体就可以延缓衰老、减少疾病。习练太极拳可以有效调节人体植物神经,加速新陈代谢,降低疾患风险。”冉向利说,太极拳是讲究动作和呼吸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过程,习练太极拳可以保障心脏供血充足,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

  许多拳友通过太极拳锻炼,慢性疾病无形中消失了,这也是一种医疗治病的手段。冉向利表示,在太极拳习练中,其特有的腹式呼吸缓慢、细长、均匀,可以有效给予肺部供氧,增加胃肠蠕动,改善亚健康体质。长期坚持习练太极拳,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作用得到提高,心肺组织功能得到锻炼,肺活量增大,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得到改善,免疫自然增强,可以有效降低呼吸系统疾患风险。

  另据资料显示: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医生给慢性心肺病人开处方就有建议打太极拳。说明太极拳能有效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增强心脏功能。这也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在抵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特殊作用。

  “我认为当务之急,要把全民太极拳作为强健体魄的重要方式。习练太极拳可以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增强免疫力,摆脱亚健康。只有自身免疫力增强,才可以有效抵御各类疾病,为自身健康提供基础保障。”冉向利说。

  针对一些人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运动,或有人过分强调太极拳的实战性等观点,冉向利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传统太极拳能强身健体、修心治病,是西方体育无法相提并论的。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形神合一,讲究身心兼修,可以有效排解对疫情的恐惧和不安。所以,太极拳很符合现代人的科学养生理念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应该成为一种理想的时尚运动。

  “要正确认识习练太极拳的客观规律,让太极拳健身疗病作用普惠天下。太极拳哲理取法自然,不可违背。”冉向利说。

  众所周知,练拳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冉向利介绍说,习练太极拳,初练者务必遵循呼吸要畅利的原则,切忌急于求成。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太极拳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正确认识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坚持是重要前提。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的作用,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果。无数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体现,贵在坚持练习。每位拳友在进行养生保健练习的同时,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所谓‘功到自然成’,是每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征服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在坚持练拳的过程中,一种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悦感、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不期而至,人生乐趣会得到更大享受,对太极拳健身、疗疾和抗衰老的功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冉向利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