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将野生动物重新拉回大众视野,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人们反思如何阻断野生动物病毒传播?2月1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站长李济武。
“在自然界有一些动物是病毒的自然宿主,它们就像病毒在自然界中的‘蓄水池’,寄生在自然宿主里。”李济武说,大家熟悉的禽流感病毒,就是以野鸟作为它们的自然宿主;蝙蝠身上携带超过100多种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蓄水池”,很多传染病毒如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冠状病毒等都在其体内存活,成为人们的健康杀手。因此,要彻底阻断野生动物病毒传染,必需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严禁乱捕、乱猎野生动物,坚决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杜绝滥杀、摒弃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李济武说,我市高度重视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全市共设立6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其中,5个是国家级监测站,分别设在沁阳市、孟州市、博爱县、修武县和焦作林场;1个是省级监测站,设在焦作市区。这些监测站主要对太行山区、黄河湿地以及大沙河湿地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域进行日常监测防控,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
“疫情发生后,市林业局高度重视。”李济武说,为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林业局立即成立了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各级监测站都加大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力度、阻断野生动物疫源传播途径;暂时关闭了全市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场所,要求人工繁育单位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范工作,阻断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的传播途径,防止可能的疫病传播;对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宠物市场、饭店(农家乐)、物流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对非法猎捕、驯养、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平台发起“远离野生动物、保障生命安全”倡议书,发布了“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我市都有哪些陆生野生动物?李济武说,我市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大鸨、白尾海雕等;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白琵鹭、勺鸡、红腹锦鸡等;有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白鹭、苍鹭、红脚鹬、夜鹰、黑枕黄鹂、狍子、豹猫等;还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麻雀、喜鹊、野猪等。
在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注意什么?李济武说,在特殊时期,要远离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栖息地、停留地,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若是接触动物和动物制品,一定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和口,更要避免接触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此外,大家要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要及时处理包括宠物在内的动物排泄物并及时消毒。
李济武提醒广大城乡居民,除了不吃野生动物外,尽量不要饲养从野外抓来的野生动物,也不要与其进行接触,更不要接触野生动物的分泌物、粪便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当前是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民如果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千万不要擅自救助,若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可及时报警或拨打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联系电话(0391)2946170、市森林公安局联系电话(0391)3596110,由专业人员进行科学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