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人人自危的时刻,为了大家的健康,他们放下家人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迎着危险逆行而上;她们是护士,在这个疫情高于一切的关口,她们毅然剪掉长发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和防护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焦作同仁医院率先行动起来,全员放弃春节休假,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感受他们的大爱。
镜头一 辛苦是为了更多人安全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考验着一个医院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担当。
1月22日凌晨,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也就是重大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与此同时,焦作同仁医院立即响应,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任命业务副院长李雪峰为副组长。同时,李雪峰还被任命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医疗专家组成员,电话号码向全市公示。
临危受命。李雪峰接到任务后,立即着手调集医护人员、物资、救护车辆及相关设施设备,保证应急处理所需要的物资经费。从1月22日至今,李雪峰的手机24小时开机,每天因接打电话太多,特意备了2个充电宝确保手机畅通。他本人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侍在医院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这些日子,李雪峰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该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刘滋润今年已经62岁,是一名老党员,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她立即向院领导汇报,对全院人员分批次进行疫情防控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了解掌握防控要点和知识。随着疫情发展,医院感染管理更加严格,刘滋润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成为常态,为了减少污染途径,她每天只吃一顿饭,在医院做好自我消毒,回到家就自我隔离。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滋润说:“我是负责院内感染管理的,各项措施越完善,大家就越安全。我要对大家的安全负责。”
镜头二 坚定信心,一定会春暖花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每一位医务人员用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在这个特殊时期,医院急诊科不仅要正常出诊接受一般急症患者,还要负责接诊发热患者,因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稀缺,科室医护人员都是24小时连轴上班,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医院业务副院长、科主任任陇滨更是以身作则,在医院24小时值班和同事并肩作战。
医院内科主任赵风云从医22年,因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坚毅被大家称为“铁娘子”。在她的带领下,内科医护人员成了一支敢打硬仗的“铁军”。
医院启动应急预案后,赵风云和她的团队再次显示出“铁军”气魄,科室所有医生不休息,白天在病房值班,晚上在发热门诊值班,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力和疫情抗争,为患者撑起一片天。
“穿上隔离服,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是正常的,大家这样做是为了不上厕所,不浪费稀缺的隔离服。”赵风云说,医生长时间穿隔离服,呼吸会受影响,因胸闷呼吸困难说话特别吃力,写一份病例用的时间是平时的2倍。
赵风云说,面对疫情,只有坚定信心,克服一切困难,就能看到春暖花开。
镜头三 冲在前面的白衣天使
儿科护士长郭莹是一名党员,面对疫情,她丝毫没有犹豫,递交请战书要求到发热门诊值班。郭莹的爱人也在一线坚守,年仅1岁的孩子由奶奶带着。
1月29日晚,郭莹的孩子发高烧,老人联系不上儿子、儿媳,只好独自抱着孩子徒步1个小时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医生得知郭莹夫妻俩的情况后,全力救治孩子。目前,郭莹的孩子已经康复,但郭莹依旧坚守工作岗位,始终没有回家看孩子。
“我的孩子有人照顾,这里更需要我。”郭莹坚定地说。
内科护士长冯玉芳46岁,从小到大都是长发飘飘,疫情来袭,为了更好工作,她义无反顾地将长发剪去,在她的带领下,科室护士曹美景、程姝倩、史玲玲也都剪去长发。
“面对疫情,头发也会成为污染源。为了方便穿脱隔离服,防止交叉感染,剪了长发才能轻装上阵。”冯玉芳接受采访时说,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史玲玲因病在家休息,得知医院启动应急防护预案后,不顾自己的身体立即回到医院上班。
她说:“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必须和大家一起战斗。”
护士刘兰兰因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血压一路飙升,低压达到105毫米汞柱,但她吃了降压药后依然坚持工作。
护士李萌萌病了,怕大家担心,自己偷偷吃药,干起活来是冲在最前面……
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