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注定被铭记在所有人心中。
正值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而这场突如其来、席卷全国的疫情,让中华民族再一次面临一场严峻考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
“大要有大的责任,大要有大的担当”,被焦作人亲切称呼为“中央大医院”的焦煤中央医院直面危机、迎难而上,按照党中央、省、市、集团有关部署要求,积极行动、迅速响应,科学应对、精准施策,全院上下众志成城、冲锋在前,打响了一场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生与死的关头,在团聚与分离的抉择面前,一个个“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上演了一出出感人肺腑的最美逆行。病毒无情。他们不是不知道危险,但在使命的召唤下,他们义无反顾地冲上战场,用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者”。
“在2002年11月,国家暴发非典,焦煤中央医院作为焦作市唯一的隔离病房,接收了焦作市全部的疑似病人。”该院董事长、院长薛喜庆说,“因此,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医院就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还专门腾空了一层病房楼,并完全按照国家传染病要求标准要求建设,提前做足了一切准备工作。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医院这支队伍完全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用一流的技术力量来守护这座城市的健康和安宁。”
是党员 往前冲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认清共产党员的责任使命。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员先锋表率的身影。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焦煤中央医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时启动了疫情防控工作,取消春节放假、全员上阵守岗,并要求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亮出党员身份,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继续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仁爱精神,在疫情面前临危不惧、逆向而行、勇往直前。
该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马好斌接受采访时说,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省委、市委和集团党委的决策部署,该院党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和《焦煤中央医院致全体党员干部倡议书》,动员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战“疫”一线中。同时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牢牢坚持“五个带头”,即带头站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扎实有效;带头发扬无私无畏精神,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带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相信科学、维护秩序、解疑释惑、弘扬正气;带头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团结一心、扶危济困;带头坚守岗位,扎实工作,确保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自觉经受政治考验和党性检验。
“召必战,战必胜”“自愿报名,随时待命”……该院广大党员迅速响应,纷纷在请战书上签名,并按上鲜红的手印。一封封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一颗颗滚滚发烫的红心汇聚在一起,凝聚着焦煤中央医院人不畏生死的坚强意志和肩负着保家为民的光荣使命。
“现在我仍有激情、有热血、有勇气、有精力……”该院神经内科二区副主任陈东运全院第一个请战,就像他17年前坚定地加入抗非典一线一样,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防疫一线。“这次疫情来势汹汹,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我上班时间久,经验丰富,身体素质又好,我申请到疫情防控最前线工作!”该院妇产科护士长、党员王志霞向护理部请战。随后,她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就立刻投身到与外界隔离的发热病房工作中。当天夜晚,她爱人还在上夜班,十一岁的女儿独自在家无人照看。万般无奈之下,她拨通了父母的电话,让老人连夜将女儿接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冲锋在前。”该院耳鼻喉科主管护师蓝岚是一名有十几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她率先请战的当天,也听到一个噩耗——她的姑姑去世了,这是她爸唯一的姐姐。此刻,她强忍心中的悲痛,怀揣着“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勇气,毅然走进了至少待上一个月的发热病房。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该院要求党支部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完善方案预案,压实工作责任,把任务落实到第一线。位于中站区的一分院党支部,在院党委的指导下,开展入党宣誓、发请战誓言,动员全体党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排除“地雷”,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入党誓言中承诺的那样,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如今,一分院党支部针对疫情发展的不同情况,还制订了多个应急预案,真正做了“应变有预案、应对有程序”。其实,一分院党支部只是该院众多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奋力抗击疫情的一个缩影。当前,在该院,无论是战斗在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还是后方时刻待命的医护人员,处处都有广大党员示范带头的身影。
“院党委将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评价、使用干部,把各党支部书记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实际表现作为考察其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全局观念、驾驭能力、担当精神的重要内容。对表现突出的,要表扬表彰、大胆使用;对不敢担当、作风飘浮、落实不力的,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马好斌如是说。
舍小家 为大家
“使命就是召唤,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自己家里出了问题,作为家人岂能袖手旁观……”“不会用华丽的词语表达我的感受,只是希望所有的努力能换来大家的安康。”……2020年的春节,受疫情的影响,该院变成了另外一幅景象: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全员返岗,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与时间赛跑,向疫情宣战。他们,医者仁心、一线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心中信仰的力量。“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八字誓言,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他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决心。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该院涌现出许许多多打动人心的故事。该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段宏宪,他是赴四川汶川参加地震救治防疫和抗击非典疫情的“老将”,在这次疫情发生后,他又冲在了第一线。前不久,他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从细微处着手,排查出解放区一名高度疑似病例,并将这名患者转诊到我市定点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住院观察。2月1日,结合核酸检测结果,确诊为新冠肺炎轻症,有转重的趋势。而这,证实了他最初判断。
曾被央视报道街头跪地救人,一夜间感动全国的王元达,是该院第一批请战到该院发热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收拾行囊进入发热病房前,他在家中郑重地对还未满3岁的女儿说,他要到医院给病人看病,需要很多天才能回家,让女儿做一个乖孩子。当女儿给他挥手的那一刻,这个男子汉瞬间流下热泪。走出门,他的爱人也哭了,他知道,爱人是担心他,不知道这一去究竟有多久。
“面对疫情,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想到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永记从医誓言,大疫面前理应勇敢冲向前。”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的王威在通过微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跟我的同事们都在坚持着。微信群里有人问,等疫情过去了,你最想干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我想喝水。”
“是的,每次穿、脱隔离服都需要20分钟,除了吃饭以外,我们不敢多喝水,不敢去上厕所,不只是时间宝贵,不仅是隔离衣贵,更重要的原因是稀缺。如果不够珍惜,也许过不了几天就可能面临无‘衣’可穿!”在隔离病房,如愿再战疫情的陈东运,通过微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隔离服为了保证隔离效果,全部使用的是不透气材质,加上高达膝盖的胶靴,每次换下,帽里、鞋里都是两兜凉水。护目镜、N95口罩造成的面部、鼻部、耳部、眼周的压伤和各种不适,只有戴过的人才能体会。而且,你还不能随意去动它,因为动了就违背了防护原则,增加了交叉感染、污染的机会。”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发热病房的工作采取24h×15的工作模式,15天的工作结束后要求医学观察14天,有人戏称我们是被拘留了1个月。”来自感染性疾病科的马宏丰说,“作为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与传染病战斗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于是我是第一个来到发热病房参加值班的,在短短5天内,我值了3个24小时的班,确实很累,但是还是按照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安排完成了我应该做的工作。”
对于90后的“美小护”曹盼来说,进入发热病房,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在没有告知父母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地奔赴第一线,只觉得国难当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全力以赴防控疫情,这是我的职责。”曹盼在微信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始24小时工作的我,白天黑夜连轴转,除了接待20名以上发热病人外,还排查出一个高度疑似的病人,当时说不怕是假话,工作经验不足的我极度恐惧,崩溃地哭了,当时真有一种顶不下去的感觉。好在我们科室领导、我的父母和朋友在微信中及时安抚我、支持我,使我很快调整好了状态,并坚定了与疫情抗争到底的信念。”
的确,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医护人员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精神让人感动。采访中,一名医务人员在微信中的工作日志这样写道:所谓的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普通的人,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
国有难 必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就应该冲上前线!武汉,加油,我们来了!”2月2日,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在门诊楼前举办的紧急驰援武汉出征仪式,奔赴武汉的该院4名“逆行者”激动人心的口号在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上空久久回荡。该院董事长、院长薛喜庆对该院即将出征的4名“逆行者”反复叮嘱:“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打好支援武汉、阻击疫情的攻坚战。答应我,战胜疫情,平安回来!”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副护士长张巧珍、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兰福旭、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师梁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主管护师李田净参加了焦作市第一批医疗队驰援武汉,由于时间紧急,他们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就带上行囊、带上嘱托、带上责任,匆匆乘上了前往武汉的班车,义无反顾踏上抗“疫”征程!
此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庆伟、影像科副主任田卫兵早已被抽调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参加全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
作为一家呵护一座城市70余年的医院,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脾气”。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在党和政府有要求的时候,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从未退缩过,总是主动作为、冲锋在前,时刻以守护百姓的健康为天职。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的灾区救援,从非典疫情到甲型H1N1流感诊治、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能看到他们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奋力进取的身影。
如今在新时期,这种“性格”和“脾气”依然深深地镌刻在了这一代“大医院”人的骨子里。其实,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之前,该院还没有发出倡议书,就有许多医护人员主动要求到正在筹备的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工作,为国家出力,为人民解忧。“我叫李文凤,是焦煤集团中央医院血液内科的一名普通护士。1月23日,看了护士长发的相关信息我就报了名,不是我有多优秀,只是觉得国家有难,医院培养我多年,我有义务出一分力。事后我告诉老公,国家需要我,我要到抗疫一线去。当时,老公愣住了,很不理解。农历大年三十那天回家上坟,老公向坟头磕了三个头说‘爸,我们来看你了,咱家文凤要上前线了,国家有难需要她,我再不高兴也得支持,希望您在天之灵,保佑她好好地去平安地回来’,此刻,我站在他的身后,哭得稀里哗啦的……”“我叫杨建造,作为一名非独生子女的95后,我的父母还年轻,我也没有成家,负担相对小很多。面对这样的疫情,我没有任何准备,当时内心也有一丝恐惧。但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职业精神驱使我向前进,克服一切困难,战胜此次疫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如今在该院,医护人员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体现了该院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勇于牺牲、大爱无疆的精神,彰显了该院维护百姓生命健康的责任和担当。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面对疫情,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广大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用必胜的信念奋战在一线,为全市人民筑牢阻击疫情的坚固屏障!
(本版图片均由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