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焦作日报2版《战“疫”一线党旗红》专栏刊发题为《“我的名字是‘共产党员’”》一文。人民网河南频道、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等转发报道,点赞留言者众多。
2月2日14时40分,当记者得知报道中丢下5000元捐款转身就走不留姓名的共产党员,就是马村区科协派驻武王街道范张弓村第一书记赵林林时,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采访。当时赵林林刚从贫困户家里走访回来,还没吃午饭。“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村里的贫困户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得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用品储备情况和健康状况。”赵林林说。
这个春节,赵林林一直在村里值守,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村里筹备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做好湖北返乡人员的居家隔离防控工作。
起初,赵林林想联系购买一批口罩和消毒用品捐赠出去,但是多方联系一直买不到这些。赵林林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捐出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为疫情防控助力。2月2日一早,他赶到马村区卫健委,捐赠5000元现金转身就离开。工作人员追出去,询问他的名字,赵林林说:“登记‘共产党员’吧。”
“为什么会匿名捐款?”记者问。
“全国上下都在抗击疫情,我是个党员又是驻村第一书记,就想作点贡献。”赵林林说。他遗憾自己不懂医学,不能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支援战“疫”。
记者在赵林林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2月2日10时27分,他发了一条微信动态:“人民群众遇到危险时,有一群人义无反顾地走上前,我们的名字就叫‘共产党员’。”这则消息还配发了赵林林在疫情防控一线值班时,组织党员干部对村内道路进行消毒的照片。
“他是一位满心装着群众的第一书记。”2019年1月,记者曾到范张弓村采访,这是村民们对他的评价。
2017年5月,27岁的赵林林受命担任范张弓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从建强党支部抓起,发展村集体经济,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户增收,办的都是实事。在他的带领下,范张弓村党支部实现了从“软弱涣散党支部”到“五星党支部”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