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2月3日上午,经过13天的精心治疗,我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聂村村民贺某某达到出院标准,走出病房,回到家中,成为我市首例治愈出院的患者。从贺某某1月21日被发现发热、咳嗽而就诊,到昨日的20天里,该区再未出现一例确诊病例、一例疑似病例。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区部署早、行动快、排查细,各项防控措施扎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示范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家鹏在区党工委(扩大)会议上说。记者了解到,取得阶段性成效的背后,是该区指挥有力的统防统控、部门协调的联防联控、党员带头的群防群控、数据网格的网防网控、行业特点的专防专控。
统防统控。在贺某某就诊的当天,该区党工委召开紧急会议,阳庙镇及区公安、交警、医疗等部门按照一级响应模式迅速开展工作。当晚,阳庙镇设立4道防线,全天24小时派人值守。短时间内投入近300人,该区党工委统一指挥调度、统防统控的一级响应措施发挥了作用。同时,该区在所有村庄、社区设立卡点,并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设立“一室五组”,监督组“四位一体”开展督导,保障组短时间内协调财政投入270余万元。
联防联控。该区主动担当,不讲条件,由区住建局牵头,与市公安局高新派出所、市公安交警支队五大队等一起组建高速公路出口疫情防控联合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车辆、人员排查。同时,该区设立丰收路与中原路交叉口疫情检查点,为全市人民站岗放哨。该区外防输入,各乡镇(街道)全面设卡,各村(社区)封堵次要路口;内防扩散,指定农村、社区、物业等专门人员为隔离人员提供测量体温、采购生活物品等服务,让其安心隔离。
群防群控。在疫情防控中,该区党工委开展“举党旗亮党徽、打头阵当先锋”活动,村庄、社区都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党员带群众,包户包人,群防群控,实现监控全覆盖。
网防网控。1月29日凌晨,该区文昌街道按照大数据调度,36个村庄、社区的党员先锋突击队全面出动,对上级通报本辖区曾经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活动的未知身份人员进行调查,到次日4时发现有效线索,及时上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这是该区网防网控的成果。该区除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微信群,进行视频会议、疫情发布、舆论引导、信息联通外,还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进行疫区手机号码排查,利用数字交通、数字城管对外地车辆活动轨迹进行监控,对人员及时隔离,对来自疫区的车辆全部劝返。
专防专控。该区要求教育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资源平台,指导学生在家利用网络学习,并向师生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加强开复工工地、复产工业企业管控,落实申请、报告和审批制度,要求所有申请开复工的工地、复产的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商场、市场、人员密集场所的专管专控;加强对行政服务大厅、党建综合体等公共场所的管控,严格落实各项专防专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