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新媒体 上一版3
“10万+”背后的党媒担当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焦作日报抖音号“热度”持续提升
刘全中:献血也是为抗击疫情作贡献
严防死守 共克时艰
五院护士常新景新岗位上练精兵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援疫情防控一线
五院护士常新景新岗位上练精兵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常新景身穿防护服在全封闭的发热病房。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摄
 
   

  2月3日,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到市卫健委要求支援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的指令后,立即组建了一支业务技术能力过硬的应急医疗队,当天中午,医疗队的3名护理人员奔赴我市疫情防控最前线。

  在最前线,这3名护理人员是如何工作的?今天起,记者将联系3名护理人员,为大家展示这些“白衣战士”的工作状态。

  常新景,今年38岁,200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临床工作,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

  常新景说,由于没有从事过感染科工作,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后首先接受了严格的消毒隔离培训。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正式进入病房开展工作。她进入病房独立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2月8日12时,常新景赶到医院科室吃午饭,因马上就要接班,她几乎没有吃东西。常新景说:“穿上防护服后不能上厕所,这几天总结出了经验——饿着肚子上班更轻松。”

  13时,常新景准时接班,进入病房后,她首先熟悉病房内新增疑似患者的情况,以及原有患者的病情。在为患者测量体温时,她对9名患者的病情都作了了解。

  常新景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所有的动作都慢半拍,不一会儿浑身都是汗,呼吸也不太顺畅。她给疑似患者测完生命体征后,浑身就像水洗的一般,衣服都贴在皮肤上。

  当天下午,病房里的一个患者突然情绪激动,要离开医院。原来,该患者一家5口都被感染,4人确诊,她80多岁的老母病情危重,母亲通过视频交代她办理后事,该患者受刺激情绪激动。

  常新景说,听了患者的讲诉特别心酸,但理智告诉她,必须安抚患者情绪。

  常新景对患者讲了疫情的严重性,众多医护人员的巨大付出。她说,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患者不能离开医院,医护人员下班后也是不能回家的,需要隔离。科室的许多医护人员1月25日至今都没有回过家,隔离就是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10多分钟后,患者情绪缓和下来,表示理解医护人员的付出,随后和家里的亲戚联系,让亲戚帮忙为其母亲准备后事。

  当天,常新景原本应该18时下班,可直到20时30分,仍在病房忙碌。21时,常新景才离开病房,做完严格的消毒后回到宾馆已经是23时30分。

  此时,常新景已经10个小时没有吃饭喝水。常新景说,她回到宾馆第一件事就是喝水,她一口气喝了3杯水,再也没有力气吃饭就直接睡觉了。

  “工作时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只有争分夺秒才能打赢这场战‘疫’。”常新景说。

  本报记者 朱颖江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