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实现首次换岗
逆行的背影最美
守护战“疫”桥头堡
图片新闻
抗“疫”一线,她冲锋在前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疫”一线,她冲锋在前
——记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四科主任焦月琴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焦月琴(右)进入发热门诊。 蒋 鑫 摄
 
   

  本报记者 朱传胜

  “在传染病面前,没有谁不害怕。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生,我必须去,这就是我的‘战场’,我责无旁贷。”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四科(急性传染病科)主任焦月琴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2003年非典期间,作为该院第一梯队队员,她在隔离病区和同事们奋战了50多个昼夜。2020年,她再次披上白色“铠甲”,义无反顾地冲锋在抗“疫”一线,不分日夜抢救患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主动请缨 勇挑重担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坚决服从医院的安排,不胜不归。”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焦月琴在请战书中这样写到。在她的带领下,科室17名医护人员纷纷在请战书上摁下了手印。

  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市第三人民医院,担负着全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重任。根据工作需要,该院成立了3个救治梯队,感染四科全体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梯队,负责确诊病区和疑似病区的所有住院患者。

  上前线,意味着冒险、意味着战斗。焦月琴接到医院通知后,不讲任何条件,迅速按照医院要求,把科室所有住院患者转移到其他科室继续治疗,对即将接诊的新冠肺炎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接着,她又带领科室人员加班加点准备药品、器械,安排设置负压病房、隔离病房,反复组织学习诊疗方案、防控方案……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部署,见证了她与时间赛跑的速度;一系列务实有效的行动,彰显了她与病魔较量的决心。

  倾尽全力 抢救生命

  在抗“疫”一线,她是临危受命的白衣战士;在隔离病房,她是冲锋在前的白衣勇士。

  1月21日,该科收治了我市首例疑似感染患者,经省、市专家组会诊和核酸检测,这位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重症)。因为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焦月琴对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已经了然于心、胸有成竹。

  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多次采集咽拭子,而采集过程可能会出现唾液飞溅,如果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不到,感染的概率就非常大,这让一些年轻护士有了畏惧和退缩心理。针对这种情况,焦月琴手把手、一对一开展防护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在隔离病房,焦月琴积极配合省、市专家组进行多次会诊,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终于,经过4天4夜的精心治疗和守护,1月25日,这位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症状逐渐减轻,在两次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后,于2月3日上午治愈出院。

  “感谢你,焦主任,我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是你帮助我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消除了恐慌的情绪,对你的感激不是用语言能够表达的。”

  在走出病房即将上车的时候,这位患者突然转身对焦月琴深深地鞠了一躬。

  此时的焦月琴,眼眶也湿润了。她深知,在没有确切特效药的情况下,治疗过程中主要靠患者自身的免疫机制,患者的自信非常重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她总会亲切地询问患者的感受,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全市首例病人快速治愈出院,也让焦月琴和她的团队增加了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在焦月琴和她的团队的努力下,又有两位患者同时在2月11日治愈出院。

  我将无我 不负韶华

  从进入隔离病区战“疫”至今,焦月琴已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奋战了20多天。

  由于隔离病区工作强度较大,医院安排每个梯队在工作14天后可以轮换下来隔离休息。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每天入院的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持续增加。为了缓解医院人手不足的问题,原本计划轮休的焦月琴改变了主意,她一边安排其他人员开始轮休,一边再次向院领导递交申请,请求继续留在病区工作。她说:“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患者人数还在上升,疫情还很严重,我留下来就能多尽一分力。”此时的她,早已忘记了她和爱人商量好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结婚30周年的约定。如今的她,心里只有隔离病区的确诊患者。

  目前,该院一次性防护用品告急,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在隔离病房,焦月琴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不喝水、少进食。“现在苦一点、累一点,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就会早一天来到。”焦月琴如是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焦月琴,一个在传染病临床一线奋战了30多个年头的白衣天使,当人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她用柔弱的双肩和同事们扛起了救治全市感染患者的重任,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人生与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篇章。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