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亲爱的辖区居民,请大家主动配合居家隔离,尽量减少家庭成员间相互接触,隔离观察期间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如出现发热、干咳、气促等异常临床症状,请立即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日前,在山阳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居住的光亚街道中铁十五局小区内,该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公安、卫健等部门,通过无人机不间断向小区居民播放《致居家隔离人员的一封信》内容,提醒居民注意居家隔离事项,防止交叉感染。
这是山阳区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山阳区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通信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加大防护知识宣传和辖区人员排查力度,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通过无人机不间断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宣传效率,还能有效避免人员接触造成的交叉感染。”该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丰富疫情防控宣传形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阳区积极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公司对接合作,依托大数据平台连续向辖区居民和在山阳区停留人员发送各类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公益信息,引导群众自觉居家隔离,做好自身防护。同时,借助电力、水务、供暖等企业线上平台,向辖区居民家庭推送温馨提示,进一步拓宽了疫情防控信息精准传播的渠道。该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示,向辖区群众精准发送疫情防控公益信息、小知识,不仅有效增强了全民防控意识,而且进一步坚定了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对促进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辖区人员排查过程中,该区也积极与通信公司展开合作,启用10部智能语音外呼机器人,每天8时至21时不间断以电话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访问,询问近期是否外出、是否与确诊病例接触等问题,并分类收集信息,为全区做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据了解,每部智能语音外呼机器人每天可访问群众1.5万人次,并对获取信息进行自动分类,以便及时掌握重点人员情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控措施。同时,该区还全面推行“扫码”登记模式,引导广大居民通过手机小程序填写疫情防控工作调查表,实现辖区人员排查“零接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