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几声鸡鸣,唤醒了沉寂的小山村。一缕缕炊烟从家家户户灶房袅袅升起。
农历大年初十,沁阳市常平乡山路平村的20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在作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自发拉了一个讨论群,一场关于“脱贫攻坚,咱村该咋干、该往哪里走,乡村振兴该怎么做”的微信议事会热火朝天地开始了,60秒语音方阵开始刷屏。
“一手要抓战‘疫’,一手要抓战‘贫’。脱贫攻坚帮助的是咱村的兄弟姐妹,咱村里的党员和老少爷们儿得扛起来。”山路平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海涛说。
山路平村位于常平乡东部,临丹河,沁丹公路穿村而过,属全山区村,下辖7个自然村,350多户1300多口人,人多地少,尤其是山地多水浇地少,集体经济薄弱。2019年,沁阳市派出36名帮扶人员与村里40多户168名贫困人员结成帮扶对子,截至2019年12月底仅剩4户11人未脱贫。
面貌一新的党建综合体是村民自发出工用了20多天时间建成的,这里不仅是村两委驻扎地,更是村民眼中带领群众致富的中心。党建综合体内堆放着村委会从贫困户手中收集上来的扶贫产品:花椒、小米、蜂蜜、红薯粉等,村里新成立的农业公司已经收到了1000多份订单,新推出的高山系列农产品首单销售盈利3万多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旅游不发展,年轻人就留不住,都出去打工了”,党员代表张荣智、王中国建议以旅游业为龙头搞餐饮业和民宿旅游。“咱村水好空气好无污染,城里人都喜欢这些,石房窑洞民宿和嬉水休闲等旅游项目得加快开发”,四渡小组组长、入党积极分子田为民提前带头利用家里的老房子搞民宿,本来家里人还因为这件事意见不一致,但看到民宿还没装修就有城里人来租房,家里人统一了思想,那就是搞民宿旅游。
参加讨论年龄最大的是73岁的村民代表田凤才,他说,养殖业、种植业这些都得大力搞。第一村民小组组长张晓说:“把咱村的山坡地利用起来,种植经济林、经济价值高的中药材。”“扶贫产品咱得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规划,最好形成拳头产品”“种植无污染的粮食,咱也要闯闯市场,持续发展”……
“穷帽要靠自己的双手才摘得掉,穷根要靠自己的努力才挖得掉。”张海涛说,“脱贫只是第一步,咱村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