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①)由工商、食药检、卫健、发改、商务、公安、交警等联防联控,完备疫情防控预案;严格体温检测和消毒,严格入市登记;强化卫生保洁及病媒防制与消杀工作,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落实每日早、中、晚药物消杀;全面开展市场从业人员摸底排查,审核合格一家开门一家。其中,对芦堡市场43名外地来焦经营人员,采取家中自我隔离观察,目前未发现身体异常现象。同时,严禁活禽宰杀及野生动物销售行为,做到部门联动,每日巡查。截至目前,示范区市场及商场超市没有活禽宰杀和野生动物销售行为。
保供应,“稳”民心
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七,天气晴好。因为疫情影响,家住示范区建业·壹号城邦,在家窝了数天的市民梁女士一大早戴起口罩,趁着好天气步行到小区附近超市,购买了一些食材和生活用品。让梁女士倍感意外的是,超市里充足的生蔬时鲜和井然有序的购物气氛让她一扫出门前的担心。她拿起了手机,拍了几张超市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并写下了“天气晴朗,一切安好”八个字,抒发她当时心情,一时间被转发几百次,人们惊讶于“示范区供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示范区上下积极行动,区领导深入农贸市场检查市场供应情况,及时了解企业进货、库存、销售等情况;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缜密部署,多方组织货源,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稳”字当先,筑起牢固后防保障线。
为确保疫情期间肉类市场供应,示范区积极协调辖区河南豫鲜达冷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加大供应,春节前至今,共向省外供应冻猪肉1500吨,省内投放冻猪肉600吨,鲜猪肉100吨,供应了全省、全市、本辖区;积极协调辖区1000个蔬菜大棚生产经营,6个乡镇(街道)一把手亲自督导,抓生产,抓供应,发挥了示范区“菜篮子”供应“稳定器”作用。
从大年三十至今,示范区超市货源充足,米、面、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进货渠道畅通,不存在紧缺问题。
保配送,“稳”民生
“悦园小区鸡蛋10公斤”“中华翰园上海青5公斤、花菜10公斤”……文苑街道党工委芦堡市场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天都会收到类似的信息,队员们会按信息及时购买,配送到小区。该服务队的做法一方面减少了人员集聚度,另一方面结合“互联网+”,通过微信开展“网络点单、全程配送”活动,面向社区和村进行平价蔬菜配送,近7天共配送各类新鲜蔬菜2500公斤。
“只需扫下二维码,我们就可以把菜拿走。”在李万街道钛星小区无人蔬菜售卖点,居民王晓红说。无人蔬菜售卖点是该街道的创新举措。为解决疫情下农户农副产品的积压问题,该街道在菜农和辖区居民之间搭建购销“桥梁”,自2月7日以来,已帮20户农户把产品送到500余户居民家中。
文昌街道建立“党员助农直通车”,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一方面为辖区群众代买代购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对接市内电商平台、超市,帮助辖区群众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题,近一周就销售农副产品近2万公斤。
宁郭镇、苏家作乡从3个方面保民生物资供应,实现全域全覆盖。一是与村小超市结合,加大蔬菜、粮油等必需品供应;二是与乡村周边超市结合,通过微信集中订单购买,商户将必需品送到村口,分给群众;三是村及周边没有超市的,由村两委兜底,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从蔬菜批发市场购买新鲜果蔬送给群众。阳庙镇还在全镇15个村建立小型配送中心,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负责村内物品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