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早早来到集控室进行360度无死角消毒,已成为马村区金冠电力有限公司员工袁海玲每日必做的事。
在该区东星炭电极车间内,只见一辆辆运送车正在作业,机械臂来回摆动,工人们面戴口罩,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该企业正是在这里为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奋战不息。
头孢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占全球产量三分之一的健康元,疫情防控期间,在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的同时加紧生产,为战“疫”一线捐赠200套新型冠状病毒检验试剂盒,可检测1.92万人,总价值60万元。目前,根据疫情缓解情况,正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抓紧挖掘扩大产能……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出的部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
“企业复工,同样处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缘。我们以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为指引,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复工和经济社会发展,让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到位的企业复工复产次第铺开。”在全力组织抗击疫情的同时,马村区已把目光瞄准在如何组织企业早日复工复产上。
自2月9日起,该区区委书记宗家桢,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磊通过召开企业复工复产推进会、多次集中走访等形式,面对面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问题。
企业有序运转是疫情风暴中的“压舱石”。为此,该区第一时间建立复工申报审核制度,区主要领导亲自统筹调度,落实重大项目“410”工程县级领导分包和“首席服务官”工作,打好“十全战略”“1+N”包保制、“角色扮演”组合拳,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指导企业实现抗击疫情和企业复工两不误。
“十全战略”是企业复工的先决条件。该区专门下发《马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制定一系列防护战略,为企业开工保驾护航:领导防控把关全、防控物资储备全、公共场所消杀全、封闭管理监测全、返岗健康档案全、隔离区域准备全、错峰返工调控全、电子办公模式全、物流车辆管理全、健康知识普及全。
一条条干货实足的防护政策,从细从实保证了企业复工复产。
“如今,每个党员随时汇报各自‘战区’一线疫情,很多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这极大地提振了我们企业的发展信心。”在英利经贸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成海林为马村区“1+N”包保制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如何将疫情防控更好地融入企业日常发展中,该区巧用“1+N”包保制“金点子”,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马力全开。该区组织辖区企业党组织实行“1+N”包保制,各复工企业党组织将每名党员编组分队划分“战区”,除履行岗位正常职责外,还承包“战区”疫情防控情报信息收集员、防疫知识宣传员、战区舆论引导员、纪律执行监督员、公共卫生消毒员等职责,随时掌握各“战区”一线疫情,普及防疫卫生知识,凝聚职工抗疫能量,坚定战胜疫情信心,保证抗疫情抓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在马村区,受企业点赞的“金点子”,不止一个。
“消毒液和口罩已经到了,你们企业也来领吧!”接到该区科工局电话,焦作国隆科技企业负责人的心终于落了地。“有了这些防疫物资,我们更有信心与底气为战‘疫’一线贡献力量了。”
原来,作为焦作市装配式建筑企业的领头羊——国隆科技,面对疫情期间的防疫物资匮乏,急于为一线赶制“隆情医美房”。在马村区新上线的“角色扮演”模式护航下,企业复工第一时间成立了防疫工程项目组,13条生产线的员工加班加点赶制,组装数以万计的精工件,一周之内,赶制出20套“隆情医美房”,赠送给了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2天内,3套“隆情医美房”赠送给了马村区人民医院。
“角色扮演”模式是由该区县级分管领导带队,各局机关干部充当“代购员”“牵线员”“娘家人”,深入企业开启“角色扮演”模式,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为企业提供专业便捷服务,不遗余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全心全意满足企业复工中的各类需求,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扫除障碍。截至目前,该区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9家;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口罩2.4万个,消毒液2200公斤、酒精1043公斤;解决企业复工难题16个。
如今,复工企业信心满满。他们纷纷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政府主动开启企业复工的闸门,展现的是对疫情防控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责任及担当。企业复工后,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但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主动克服困难,与政府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开创马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崔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