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群众都自觉地配合疫情防控,宅在家里,避免与外界发生更多的接触。不过,这也带来一些问题,因为户外活动量的减少以及饮食不当,从而引发寒邪犯胃和饮食内滞的胃痛发生的概率更大了。这不,记者所在的家庭微信群和朋友微信群都在抱怨“又吃多了”。为此,记者决定到市中医院解放院区找肝胆脾胃科副主任赵秋升聊聊。
近日,记者在门诊见到了赵秋升,说明来意,赵秋升笑了。“少吃点不就行了。”他打趣地说。“那咋会行!”记者笑着说。
记者与赵秋升也算老朋友了,简单地寒暄之后,赵秋升很快就直奔主题。“本来每年的春节期间,由于喝酒、熬夜等情况,胃脘痛就是比较常见的病症。不过今年情况特殊,为了主动配合疫情防控,人们的活动量更少了。如果在饮食方面再不加以节制,就更容易出现胃脘痛的现象。”赵秋升说,“胃脘痛在临床上可分为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脾胃虚寒、瘀血内停。其中,寒邪犯胃的主要表现为胃脘痛暴作、胃寒喜暖、得热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苔白、脉紧;饮食内停的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的食物、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不过,从病情发展过程看,无论哪一种胃脘痛,未经彻底治疗,日久不愈,均可形成瘀血内停,那就相当麻烦了。”
“那该怎么治,吃点啥药好?”记者犯愁地问。
赵秋升进一步解释:“如果仅仅是胃脘痛,不是特别严重,也没必要吃药,自己坚持按摩就好了。第一个是揉腹法,天枢穴、气海穴、中脘穴都在肚脐周围,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强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对老年人尤其适用。一般揉腹时可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不过,局部皮肤感染者、腹腔内急性炎症患者以及腹部肿瘤患者不宜进行。”
“这个好!简便易行。还有其他方法吗?”记者开心地说。
“第二个就是常搓期门穴。”赵秋升继续说,“期门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募穴,相当于肝的幕僚,肝遇到麻烦了,它就会站出来帮‘将军’排忧解难。肝经与饮食密切相关,期门穴就是专门对付食欲不佳的。再者,期门穴也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这个穴位与脏腑比较接近,所以常用来治疗各类脏腑疾病。每天用掌心摩擦期门穴5分钟,是疏泄肝胆的理想方法。期门穴在胸部下第六肋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