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大群众响应号召不聚会、不串门,居家防控疫情。在这个特殊时期,贫困群众的“粮袋子”能否不断货?马村区待王街道出实招——创建“爱心e站”微信小程序,贫困群众不出门就可以网上下单,用爱心积分兑换生活物资,然后由扶贫干部当起配送员,上门无接触配送。
2月18日临近中午,马村区纪委监委驻待王街道小王村第一书记许磊拎着2袋面粉放到贫困户赵黑群家门口,随后敲敲门,赵黑群戴着口罩出来。
“谢谢许书记,这两袋面够俺一家吃一阵子哩!”赵黑群拎起面粉,连连致谢。
今年68岁的赵黑群一家6口,妻子身体不好,儿媳患重病,家里还有两个学生,仅有赵黑群的儿子一个劳动力。他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黑群和儿子不等不靠,主动找活儿干,积极参加村里的义务劳动,及时打扫自家庭院卫生,每个月能得到30多分的爱心积分。积攒一段时间后,赵黑群会到街道爱心驿站兑换物品。
疫情发生后,赵黑群一家响应村干部的号召不出门,可是家里的面粉快吃完了。他正琢磨着要出门购买时,许磊打来电话:“咱街道的爱心驿站可以在手机上兑换米、面、油,家里缺啥不?”“面不多了。”赵黑群说。
许磊算了算赵黑群家近一个多月的积分,一共是50.3分。小程序上5公斤装的面粉每袋19.9元,可以兑换2袋。征得赵黑群同意后,他在小程序上下了单,兑换了2袋面粉。
小王村贫困户杨红妮也在许磊的帮助下,通过微信小程序兑换了面粉。
记者在该街道创建的微信小程序上看到,页面上有大米、小米、豆浆粉、火腿肠、大豆油,还有各种调料、洗化用品、锅具等,能够满足贫困群众不同的兑换需求。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待王街道提早谋划疫情防控中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考虑到贫困群众不方便外出,手里的积分无法兑换所需生活用品,我们探索创建了这个小程序,2月17日上线运行,并根据情况进行了两次完善。”待王街道扶贫办主任李瑞红说。
待王街道下辖6个行政村,有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本人可凭积分利用小程序线上兑换,也可由扶贫干部代为下单兑换。兑换成功后由扶贫干部携带贫困户的积分卡到爱心驿站集中领取,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贫困群众家的生活物资不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