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力稳定就业形势,市人社局日前出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十条措施》,切实帮扶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其中,该局为复工复产打通“最前一公里”,及时发布了相关地区复工复产时间、疫情防控要求等信息,引导群众精准对接岗位后再确定外出行程;要求各劳务派遣机构加强信息对接,精准对接岗位后再进行人员输送,并采取包车点对点等方式组织乘运工作,确保群众安全抵达目的地,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全国上下一盘棋,确保打赢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场战役,是各级政府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然而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复工之路多坎坷,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用工紧张、成本上升、资金不足等问题,其中“缺人手”现象尤其突出,一些省、市悄然打响了企业复工复产的“抢人大战”。
一边是防控人员流动造成的疫情隐患,一边是促进复工复产需要的人流物流,如何平衡两个着力点,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复工复产,是考验各级政府执政水平、管理智慧的试金石头,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
为复工复产打通“最前一公里”。让人们安全地走出小区和村庄,顺利返厂返岗,是当务之急。总结各地经验与做法,我们当从三点发力,疏通安全通道,为有序复工复产提供用工保障。
信息“云上行”。相关部门通过官网、官微等平台及时发布企业和项目的复工复产信息、各地防疫要求等,依托人社系统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动态掌握农民工返岗需求信息,避免大家盲目出行,低效出行。
返岗“架桥梁”。相关部门应搭建劳务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的桥梁,创优返岗服务,疏通衔接渠道,引导大家合理安排返岗时间,择优选择出行方式。特别对于集中性返岗群体,相关部门和客运机构更应加强沟通,做好专车专列的开通、查验、消毒等工作,助劳动者安全高效地“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
道路“疏梗阻”。各地管理者应规范道路卡点,拒绝层层加压、过度管制,不打“小算盘”,撤回“土政策”,特别是交通运输等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路网通行管理,严格禁止擅自封路行为,疏通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的中梗阻,像为防疫物资和医护人员开辟绿色通道那样,为返岗务工人员疏通路网。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畅工作,确保人员车辆正常通行,切实维护经济社会正常秩序。让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指导,统筹协调,抓好点对点服务,为有序复工复产打通“最前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