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近日,市林业局印发通知,明确2020年全市林业工作要点。通知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按照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工作提升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精准创建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工作成效为结果,突出绿化提速,着力打造生态新屏障,推进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焦作全面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市,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作贡献。
今年全市林业工作要点如下: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推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森林焦作“六化”建设和森林乡村建设,新打造森林“六化”样板工程26处,创建省级森林乡村44个;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完成森林资源培育任务10028公顷,推进太行山绿化、农户造林补贴、林业生态廊道绿化、乡村绿化美化、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重点提升王园线98公里生态廊道,道路两侧50米建设防护林、50米以外发展用材林、经济林;积极开展冬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2处,义务植树登记建卡率达95%以上;扎实开展林木种苗工作,培育各类花卉苗木701公顷。
严格保护森林资源。重点推进国有林场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逐步探索实行林长制,全面保护林木资源;完成20个贫困村和传统村落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工作;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强化林木采伐监督管理服务;加强森林督查工作,重点做好违建别墅清理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灾害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确保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3.5‰。
着力抓好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持续推进“绿盾”专项行动,重点推进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完成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成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梳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对自然保护地资源的监管;重点组织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湿地公园群建设项目,全市湿地保有量稳定在21533公顷,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8%。
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禽流感、野猪非洲猪瘟等野生动物疫病疫情的发生,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阻断野生动物疫病与人类的交叉感染;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收购、出售、经营、加工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违法犯罪活动。
科学利用林业资源。启动木本粮油等经济林果提质增效行动,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林下经济、花卉竹藤等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面积达到47707公顷;扶持涉林企业发展,推荐1~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发展1~2家省级龙头企业,有序开展森林生态标志产品、森林康养基地认定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林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
认真开展林业规划编制。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森林焦作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制订王园线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高标准建设绿化廊道、机动车道、慢行系统,沿线开发现代观光农业片区,布局建设黄河文化项目,打造具有游憩、文化、教育、体验、休闲、运动、健身等复合功能的百里景观长廊,建设焦作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亮点和出彩点;落实林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国储林+项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全域旅游等,合理布局防护林、用材林、景观林、生态经济林等工程项目建设,争取银行授信资金10亿元,落地贷款2.6亿元。
扎实开展生态扶贫。认真落实《林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森林防火、天然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补偿扶贫机制,稳定公益林贫困护林员队伍;坚持国土绿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大造林、经济林、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支持力度,支持组建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引导支持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开展送科技下乡和科技人才扶贫行动。
持续深化各项改革。深化集体林三权分置改革,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认真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万人义务植树活动等重点工作,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精心策划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林业发展。
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警示教育和监督执纪问责,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