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疫情突发,程琰主动请缨要求进入隔离病区工作,从疑似病区到发热门诊再到隔离病区,从此他就开启了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超人模式,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市第三人民医院近日在官方网站上刊发的《抗疫一线群英谱》中,对该院8名抗疫勇士之一的感染一科副主任程琰的评价。2月23日,程琰从隔离病区出来,此时他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了近一个月。
危险面前,他从不畏惧退缩
提到传染病,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怕被传染,唯恐避之不及。而程琰却很另类,他从小就立志做一名传染科医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让大家在面对传染病时不再束手无策、心存恐惧。
就是抱着这样的念头,刻苦努力的他成长为该院的“抗艾”骨干。2014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卫健委的选拔,获得我市唯一一个参加第三届亚洲肝炎和艾滋病学术会议的资格。此后,他被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身边的榜样”,在全院树立了一个典型。2017年,他被评选为第十二届“焦作市十大杰出青年”。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面对疫情,作为党员的程琰立刻写下请战书,要求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与以往传染病最大的不同是,此时我们医务人员要承受更多的未知,因为未知,所以都会有恐惧感,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都会有。未知的病原体、未知的结果,这些未知,就是我们面临的风险和困难。”程琰说,“我自己倒不是特别害怕,我觉得要想更深入认识这个疾病,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长时间陪在患者身边,通过观察、治疗等方式,与患者一起战胜它。”
愧对妻女,硬汉也有落泪时
程琰说,投入抗疫一线以来,他的岳母每天都会在微信里鼓励他、叮嘱他,同时他的妻子以及妻子的工作单位——中站区纪委监委也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为此,“精彩中站”公众号还专门刊发了一篇文章,报道他和妻子共同抗击疫情的事迹。在亲人的支持下,他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程琰坦言,他的妻子一直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此前,为了患者,他放弃了婚假,对于这个选择,他的妻子也给予支持,毫无怨言。
不过,让他感到愧对的是3岁的女儿。2018年11月,他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进修学习,去年12月份才学成归来。然而没有过多久,因新冠肺炎疫情,程琰主动请缨,进入医院隔离病区工作,将近一个月吃住在医院。前些天,他在隔离病房与妻子视频通话时,他问女儿想他不,可女儿一直没有回答。“你在外学习1年,这刚回来1个多月就又消失了,你让女儿怎能想得起你?”妻子的回答让他深有感触。“听到这里,我觉得家人对我的支持其实比想象得还要多。我对女儿的付出实在是太少了,让女儿感觉我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我真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此刻,不惧危险的硬汉却眼含泪水。
齐心战“疫”,他看到了很多感动
在程琰看来,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金钱的多寡,而在于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程琰均为同人的离去感到悲痛。但是,这并没有吓退他,反而更激发了他的斗志。
“面对这种悲痛,我要做的就是加倍努力,和大家一起努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程琰说。让程琰感受最深的是,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不仅仅是他们医务人员在战斗,而是社会各界都在战斗。“在我们医院,一线医务人员的背后,则是默默支持我们的医院后勤保障部门、行政部门以及对我们无私捐助的社会单位、团体和个人等,这些都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程琰说,与此同时,中站区纪委监委也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对他妻子的工作时间进行了一些调整,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全力战“疫”。
“每次看到医院后勤保障部门、行政部门同事辛劳工作的画面以及大家的爱心捐助,我都在抑制自己的眼泪,真的很想好好感谢他们,他们真的很棒。”程琰感动地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他期待与大家一起努力,守来春暖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