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金华 通讯员徐习军)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从六个方面精准发力,推进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加强科技招才引智工作。筹备召开全市招才引智动员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和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总结表彰和动员部署全市招才引智工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新型科创名城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新型科创名城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推进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制定出台支持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借鉴扬州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城市公园+科技综合体+人才公寓”的城市创新组团,打造现代化都市地标。城区加快建设焦作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示范区科技新城总部、解放区地理信息产业园4个科技产业综合体;其他县(市)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别规划建设1个科技产业综合体。对标国内一流总部经济楼宇、智力产业基地、创新创业载体,着力提升科技产业综合体运营质态、孵化效率和产出水平,加快将科技产业综合体打造成集聚知识型高端产业、高端技术、高端服务、高端人才的创新发展先行区,打造竖起来的科技产业园。
实施科技创新植入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引进嫁接中科院、北京高校联盟等国内高端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全市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突破30项重大技术,创建200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引育5个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新增150家高新技术企业,转化30项重大科技成果,使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三个一”行动计划。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至少对接一个高校或科研院所、组建一支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领衔的研发团队、建设一个研发平台,将创新资源植入企业,推动、支撑企业转型升级。
开展全市政金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通过征集、发布全市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技术和资金需求,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政府部门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向等,组织开展政金产学研对接,签订一批产学研合作协议或合同,并跟踪落地实施。实现“三个一”行动计划和科技贷款工作目标,建立完善政金产学研同生共长、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焦作籍科技人才(含科技企业家)库。通过打造科技人才服务平台,优选会聚河南籍、焦作籍等国内外高层次专家、人才团队、企业家,构建专家与企业交流绿色通道,实现专家与企业常态化、精准化、高效化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定制化科技服务。力争2020年年底,入库焦作支柱产业相关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家2250人;到2021年底,入库专家3350人,引进外地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家22人,与其他地市开展对外交流活动13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