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政法干警闻令而动、敢打硬仗、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此,市委政法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了政法机关服务经济发展九条举措,助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本报今日全文刊发,敬请关注。
一、主动走访企业。全市各级政法机关领导干部要按照“护航经济发展”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主动联系重点企业,问需求、听建议、送法律、送平安。帮助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把中央、省、市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开辟“绿色通道”。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效率保通畅。对复工复产企业物流车辆、班车及特种车辆,做好重点保障。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以警告为主。对疫情防控期间不能按期办理驾驶证、机动车审验业务的,依法依规延期办理。
三、拓展网上服务。进一步提高政法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效能。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互联网+政法”机制,扩大网上审批范围,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办理“最多跑一次”。
四、加强矛盾化解。针对企业运行、金融债务、劳资纠纷等重点领域,加强风险排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及时化解涉稳风险。推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基层法律服务“一站式”“全覆盖”工作机制,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
五、畅通诉讼渠道。积极引导包括企业在内的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办理立案、开庭、调解、信访等诉讼业务,全面推行网上开庭、电子送达等网上办案模式,及时有效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发挥检察监督和公益诉讼职能,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司法保障。
六、慎用强制措施。妥善审理因疫情影响正常履行的民商事纠纷,对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和到期还贷困难的案件,依法加大调解力度,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慎用查封、扣押、冻结强制措施,推动金融债权和企业发展实现“双赢”。
七、严惩涉企犯罪。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要求,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建立涉企警情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加强企业周边巡逻防控和治安整治,依法从重从快惩处阻扰企业返工复工、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侵害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以赴保生产、保安全、保民生、保稳定。
八、加强执法监督。市委政法委、市直政法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疫情防控工作与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执法司法监督,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明察暗访,确保政法单位各项保障服务工作依法落实、取得实效。
九、严格考核问责。将政法机关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纳入平安焦作建设考核体系,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对工作失职特别是在执法司法过程中损害企业或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