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当前,我市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何?疫情防控时期,全市工业企业开复工情况怎样?随着返工、返岗人员的增加,基层社区如何做好防控工作?2月2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薛慧庆,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波,山阳区副区长闫利明,山阳区东方红街道党工委书记孟国平,山阳区艺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程兴宇就这些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疑似病例清零 大考仍在继续
薛慧庆通报,截至2月25日24时,我市已连续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截至2月22日疑似病例已经清零;连续8天每天都有治愈出院病例,现住院病例仅剩3例,社区防控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医疗救治水平和效果不断提升,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薛慧庆提醒,大战尚未结束,大考还在继续。从排查情况来看,今年2月初以来,外省市返焦人员中尚有大部分人未解除居家隔离观察。根据资料,往年春节后务工返(来)焦人员10余万人。从2月份排查情况来看,我市“三返”回焦人员不足1.2万人,“三返”高峰还未出现。根据公安部门数据显示,近期流入我市人员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另外,由于2月24日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8号通告宣布第17号通告无效,导致部分武汉人员已返回焦作。对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同日下发了《关于排查从武汉返焦人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抓紧时间组织排查,对查出的武汉返焦人员落实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措施。
从确诊和疑似病例分类来看,我市累计确诊的32例病例中,有27例分别与湖北武汉等以及我省信阳、驻马店等疫区有关,有5例二代病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第二阶段呈现出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家庭聚集性病例和二代病例共存的局面。
从医学留观人群来看,截至2月25日24时,全市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38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171人,尚有167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这部分人群是新冠肺炎的高发人群,有可能产生新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要严密观察、严格隔离、积极予以中药干预。不排除有少部分密切接触者未被追踪到,这部分人群身份更隐蔽,潜在社会上、家庭中,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带来更大危险。
从社会心态来看,目前,麻痹大意、盲目乐观思想开始出现。随着我市疫情形势向好,广大群众及工作人员会逐渐放松警惕,盲目乐观,外出及聚集性活动增多,极有可能引起聚集性病例发生。
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极快,潜伏期浮动大,在流行病学上,最后一个病例真正“清零”以后,要连续观察两个最长潜伏期,对新冠肺炎来说,也就是28天以后才可放心。但目前,我市还没有实现病例“清零”,加上“三返”人员的持续增多,传染源仍在我们身边。目前,我们进行的复工复产、分区分级防控等都是有严格标准要求的,决不是放松防控、一放了之,大家决不能认为疫情过去了,可以摘下口罩了,可以扎堆聚集了,如果掉以轻心,就会功亏一篑,甚至出现报复性反弹。
企业复工复产 防控严服务实
杨波通报,我市在着力抓好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抓好复工复产。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了“544”工作体系,对企业开复工标准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做到“防疫物资、防控措施、防范制度、防治方案”四个到位,安全有序推进企业开复工。依托“企业纾困360”平台,建立复工复产保障机制,开辟服务专栏,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服务月”活动,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不打烊、服务不断档。
截至2月24日,全市110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开工848家,开工率77%,位居全省前列。其中,11个县(市)区开工率全部在60%以上,全市“双50”企业开工率超过80%。在用工方面,截至2月24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人数9.49万人,占总用工人数15.27万人的62.1%。其中,11个县(市)区已复工人数占比超过50%的有9个。
与此同时,密切跟踪我市工业企业运行情况,强化预警监测和产、供、销、存监测分析,全力做好煤电油气运生产要素保障供应工作。目前,全市煤炭日均产量共为6100余吨,煤炭供应整体处于充足状态;电力运行正常,省调电厂开机207万千瓦,地方电厂开机31万千瓦,供电能力充裕;全市共发放A类通行证2239个和B类通行证131个;顺利启动6家消毒剂企业、3家酒精企业、3家防护用品企业和1家药品企业,调度口罩65.4万个、消毒液31516吨,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
就如何统筹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杨波介绍,全市工信系统将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在精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持续加大上争工作力度、推动信息化提速升级上发力,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构筑全市工业系统疫情防控钢铁阵地,着力夯实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基础。
抓防控阻疫情 抓发展再提速
闫利明介绍了山阳区继续强化人员排查、继续强化重点人员管控、继续强化重点场所管控、继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继续强化行业主管责任、继续强化服务保障,毫不放松抓防控,变压力为动力,坚定信心抓发展的具体做法。
在继续强化重点场所管控方面,该区通过手机扫码、安装智能身份识别系统等措施控制人流,减少人员接触,避免交叉感染,为排查溯源及公众预防提供数据支撑;全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定期消毒、体温测量等制度,发现发热人员及时隔离管控、规范处置。
在继续强化行业主管责任方面,该区全面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企业复工复产的直接责任人;进一步简政放权,按照“线上申报、现场验收、一次办妥”的原则,实行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制;针对各类企业、经营主体,通过“一企一策”“一对一专业指导”的方式,指导帮助完善防控预案、落实防控措施,确保企业能复尽复、工程项目能开尽开。
在继续强化服务保障方面,该区及时撤除道路卡点,保障车辆通行;及时办理“新冠肺炎健康申报证明”,保障人员流动;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商贸类企业调拨物资,保障商品供应和民生需求;全面落实《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从减免房租、税费等12个方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全区21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开复工17家,占比80.95%。48家金融机构中,已经线上复工42家。
基层社区严管 有方有度有爱
孟国平介绍,随着疫情整体形势转变以及企业复工复产和返工、返岗人员的增加,东方红街道在基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转变。概括来说就是严而有方、严而有度、严而有爱。
在防控方式上,由单一的封闭式管理向精准化服务方向转变。街道在全面排查、深入排查、细致排查的基础上,重点排查空房户、租房户,通过访、查、问、贴等措施,实行“清零行动”;重点管控外地“三返”人员、生病发热人员、隔离观察等重点人员,实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民警、心理咨询师“五包一”制度,一人一组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就医送诊、隔离观察、生活服务等工作,集中力量实现疫情精准管理,贴心服务,严控好源头,避免疫情反弹。同时,结合企业复工复产的形势需要,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开通绿色通道,及时为复工复产人员办理健康证明,使精准管控与简通便利相结合、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相促进。
在防控手段上,引入智能化管理,实行“三双向”,双向扫码、双向验证、双向测温;隔离户实行电子门磁技防管理,以楼栋为单位设立微信管理沟通群,设计电子入户调查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与社区实时进行沟通,构建了“科技+人工”“固定+移动”“线上+线下”疫情防控模式,减少人员直接接触风险,使街道管控效度、居民生活便利得到双提升。
在防控力量上,充分运用党群“360”工作法,实现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稳防稳控。将驻辖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党员、群众纳入到辖区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成立了党员先锋队、民兵应急队、大学生青春战队等各类志愿队伍,发动党员1337人、群众20292人参与到疫情防控中。2月24日,焦作广播电视台《焦作新闻》以《东方红街道迷彩风景美 应急小分队应急保平安》为题播发了民兵应急队的工作做法。同时,在社区设立了疫情防控责任体系网,设置了卡点值守岗、政策宣传岗、应急处置岗、后勤保障岗等岗位,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将力量分配到每个点位上,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盲点、不留死角。
推行“一区一码” 查验健康证明
随着我市复工复学返城人员增多,外防输入压力不断增大,为防止发生疫情传播,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2月26日0时起,我市将在全市疫情防控期间建立全市居民和入焦人员健康登记及社区报到制度。
据了解,健康登记及社区报到制度包括我市推行的“一区一码”电子通行证和新冠肺炎健康申报证明两项内容。
闫利明介绍,“一区一码”电子通行证是居民进出小区或单位时,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个人信息登记,再次出入时,只需配合测量体温,独立完成扫码核验即可通行。通过推行“一区一码”电子通行证,既代替人工统计避免交叉感染,又提升了居民小区出入、企业复工、商场登记等场景的有效管理,提高了疫情防控信息化水平,织密了城市“安全网”。用户不需下载APP,不需要付费购买,简单易用。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要求,山阳区迅速在辖区启动“一区一码”电子通行证。在辖区各卡点出入口张贴二维码海报,并对各街道相关卡点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目前,山阳区各居民小区、村(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医疗机构等,已各自生成专属二维码,全区已上传各类卡点956个,确保辖区全覆盖、全落实。
就新冠肺炎健康申报证明的办理,程兴宇介绍,办理健康证明全免费,健康证明办理的对象为辖区内居住、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14天以上,根据目的地要求自愿申报办理。个人必须如实在河南省新冠肺炎健康申报网上服务平台准确填报个人信息,以及近14天居住地、旅居史、接触史等重要信息,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网上无法申报或者申报不成功的,也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办理。
为确保为申报人员及时办理,山阳区艺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成立服务专班,抽掉6名医务人员,专项服务返岗人员开具健康证明工作。为确保人员及时办理,该中心通过各小区居民的微信群,将开具健康证明需要的材料、相关流程以及河南省卫健委公众号推送给辖区居民,并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到社区各卡点、小区楼院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如何办理健康证明。本着“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走”,该中心与社区信息员利用微信沟通,及时便捷核对确认居民居住信息。
新冠肺炎健康申报证明的办理程序为:本人携带身份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社区信息员线下核对“河南省新冠肺炎健康申报证明”居住信息,社区医生进行健康评估(测体温、有无咳嗽、闷气等症状),然后由主检医生签字,中心盖章办理完毕。
程兴宇提醒,健康证明有效期为5天,5天内应到达目的地。申报人需合理安排申报和出行时间。在出行前、出行途中和到达目的地这三个时段,作好个人防护,不参与聚餐聚会,上班戴口罩、下班不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