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政务服务大厅昨日起 分期分批有序对外开放
示范区“双挂牌”力促建筑工地有序复工
市领导调研疫情防控和“四城联创”工作
战“疫”幕后有英雄
本报发行团队面向全市 征集农副产品滞销信息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捐赠价值3.5万元防疫物资
四次被推上学习强国 六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督查通报表扬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区文昌街道织密责任网防控网宣传网保障网生产网
四次被推上学习强国 六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督查通报表扬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靳祥凝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捐款捐物献爱心。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外防输入严排查。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农村防疫口诀》快板微视频、《乡村喇叭再响起》《党员助农直通车保供应》《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自战“疫”以来连续4次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

  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无人机消杀、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群众自发捐款捐物、6名党员的先进事迹……被新华网等国字号媒体报道18篇、省级媒体报道11篇、市级媒体报道28篇;

  辖区设置39个党员先锋岗疫情防控检测点,实行24小时党员值守制度;“金色文昌党员助农直通车”;广播站宣传中央、省、市疫情防控政策,传递“五彩文昌·时代新声”;细化务工人员外出流程,确保务工人员安全输出……焦督通字〔2020〕6号、10号、14号、19号、22号、23号文件先后6次介绍、赞扬其好做法、好经验;

  河南组工信息第13期、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以《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 服务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题,介绍其心理咨询专家结合农村实际自编自演的微视频,受到辖区群众好评的做法……

  示范区文昌街道战“疫”织密责任网、防控网、宣传网、保障网、生产网,一个个战“疫”创新战法凝聚着文昌人众志成城、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的智慧和战斗力,彰显文昌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织密责任网 ……………………

  党支部举旗帜 党员勇冲锋

  迅速响应,积极行动,规范化建设卡点。该街道迅速启动1级响应,要求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投身抗击疫情一线,按照“党支部举旗帜,党员亮身份,承诺明职责”的工作要求,上千名党员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设立36个村级和3个街道级疫情防控检测点,设立党员先锋岗39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40支、党员突击队40支。每个检测站点,均悬挂党旗、入党誓词,每个值守党员都佩戴党徽,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飘扬。

  党支部举旗帜,筑起坚强堡垒。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该街道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大抓基层、大抓党支部。一是在3个街道级卡点分别成立3个临时党支部,严格落实检测点防控工作责任。二是街道党工委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检验党员的试金石,成立党性转化党支部,对3名表现不佳、执行防控措施不力、工作不能尽职尽责的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效果明显。

  加强党员管理,筑牢根基,服务群众。为切实加强党员管理,该街道落实党员联户责任制,做到村不漏街、街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辖区分包工作全覆盖、无盲点;对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人员,组织火线入党,将21名预备党员转正、38名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52名入党申请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织密防控网 ……………………

  措施精细化 管控精准化

  网格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该街道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自1月22日起,先后6次组织村级网格员对返乡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特别是对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建立台账,加强管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目前,该街道共排查出湖北返乡人员128名、其他省外以及省内返乡人员1817人,全部实行居家隔离,无一人感染,辖区未发生一起疫情事故。

  率先开发二维码扫描系统,方便高效。为严把疫情防控入口关,该街道通过互联网+,在全市率先开发了疫情防控登记系统、扫码登记系统以及手机轨迹查询功能,实现人员流动数据化。启用大数据扫描系统以来,该街道共查验出11人隐瞒过往行程,为疫情防控加筑了科技防线。

  无人机喷药,消杀实现全覆盖。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后,该街道将居住环境全域消毒作为日常工作来实施。传统的喷壶消毒面积小,机动车喷雾消毒又难以做到全覆盖,该街道借助农业喷药无人机,从空中向下喷洒消毒液,对村内公共区域和农户庭院进行消毒,目前无人机飞防消毒面积76万平方米。

  对讲机调度,高效响应。疫情就是敌情。该街道创新工作举措,提高应对疫情效率,为班子成员和辖区36个村配备了50部公网对讲机。50部对讲机同时响起,一呼百应,各村在工作一线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报告,极大方便了日常工作调度。1月29日凌晨,接到上级部门提供的线索后,该街道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调度,值班干部和辖区36个村的全体干部连夜对辖区1.2万户居民进行摸排,工作进度随时通过对讲机报告,发送语音对话上千条,直至凌晨4时,及时找出可疑人员信息并上报有关单位。

  织密宣传网 ……………………

  内容通俗化 形式多样化

  乡村大喇叭,沟通零距离。为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该街道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空中电波的作用,除了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传播防疫知识外,还增设了“文昌点歌台”栏目,鼓励群众之间相互传递祝福,目前累计点歌600余人次,形成了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强大合力。

  自编自导,让群众参与成为常态。为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该街道鼓励群众用快板、三句半、戏剧唱段、抖音、诗歌朗诵等形式,把疫情防控知识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其中,朱庄村任玉珍家庭的《农村防疫口诀》快板微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自制的《我宣誓》《那是你》MV在腾讯视频等媒体上发布,引起群众强烈反响。

  及时宣传报道,弘扬正能量。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街道及时报道文昌经验200余篇,其中被国家级媒体采用22篇、省级媒体采用11篇、市级媒体采用28篇。《金色文昌党员助农直通车保供应》《农村防疫口诀》《大喇叭开辟点歌台传播知识传播爱》等通过学习强国、新华网、央广网、中国网等国字号媒体报道,引导了舆论,鼓舞了士气。

  织密保障网 ……………………

  物资储备足 复工有把握

  爱心捐赠,弘扬社会正气。该街道通过广泛动员,有800多名群众在各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参与疫情防控,协助党员干部做好人员排查、政策宣传、隔离服务、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各村党支部还广泛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广大党员群众纷纷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共捐款73万余元、各类物资合计9万余元。各村还设立好人好事榜,把本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服务、捐款捐物等群众的名单张榜公布出来,增强荣誉感,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新风。

  金色助农直通车,及时解民困。针对因疫情导致辖区农产品滞销问题,该街道积极与“小城焦作·优选”生活服务平台合作,搭建网上订购平台。街道党员助农直通车收到订单后再进行采摘、分拣、打包,第二天即可送到市民手中。市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有效解决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销售各类蔬菜3万余公斤。

  保险添保障,防控更放心。该街道投入资金2万余元为参加疫情防控的1134名一线人员统一购买保险,保险金额达1.13亿元,为他们增添保险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织密生产网 ……………………

  建立责任制 夺取双胜利

  有序复工复产。该街道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精神,一是搞好服务,提前帮助企业制订防疫预案,建立防疫责任制,设置隔离场所;二是提前摸排返乡及返岗人员,为返岗人员出具管控证明,保障其正常返岗;三是保障农村县乡道路畅通,拆除卡点6个,清理硬隔离8处。

  迅速转移管控点。2月21日晚10时,在拆除3个街道级卡点后,该街道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实行干部包街、党员联户,每条街道安排2到3名党员分片包户,责任到人,变道路管控为村内管控。位马路、九高路沿线的纪孟、杨楼等村都进一步加大村内管控力度,疫情防控工作由街道范围的全面管控,转向了以单位、村庄、家庭、个人为主的点位管控,实现经济社会有序恢复。

  抓好农业生产。该街道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抓好春耕春播工作,有序组织群众进地浇灌;加强对养殖场的日常巡查和管控,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并确保销售环节安全,严防动物疫病发生及传播;加强农资储备和市场监管,积极协调辖区内农资经销商,调配农业生产急需的化肥、农药等物资,严把农资质量关、价格关,严厉打击造假售假行为。疫情防控期间,该街道积极向上争取城乡一网供水、村庄绿化等农业项目126个。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该街道开展以防疫情扩散,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加强群众卫生教育、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防三加强”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再提升。

  按照市四城联创指挥部的要求,为了彻底提升和改善辖区群众的居住环境,该街道通过创建网络微信互动平台,从庭院卫生治理入手,积极开展“我爱我家”评选活动,以参赛投票的方式吸引群众参与,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室内室外,鼓励群众清理积水杂物,扔掉坛坛罐罐,清理库房屋顶,杜绝病媒生物滋生。目前,该街道36个村累计出动人力400余人次,清理各类垃圾1100余立方米。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