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他们在大众面前变得“神秘”“陌生”。
流调战狼,一步到位
原焦高速武陟服务区发生聚集性疫情;山阳区李某某疫情处置“障碍重重”;调查相关人员800余人,判定需要采取不同隔离措施人员342人……再难也难不倒该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组成员。他们是全市疫情防控技术的核心,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筑起第一道屏障。
该中心11个流调小组和当地疾控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干部、医务人员强化协作,组成“四位一体”流调队,发挥“流调+社会组织+移动大数据+侦察”的四级联动机制作用,从确诊、疑似病人前14天开始排查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五类人员”,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3天内完成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最大限度避免疫情传播风险。截至2月28日,流调人员下县(区)指导315人次。
同时,通过专业分析,该中心主动起草或参与起草10多个重要文件、方案和通告;及时报告收集汇总流调病例信息100条;截至2月23日,查阅审核信息1235条;截至2月25日,协查省内地市及省外74人次,向外地市或外省协查385人次;市内各县(区)之间协查297人次。
检测尖兵,一锤定音
该中心未雨绸缪,及早储备了一批国家防控方案推荐的上海伯杰、上海捷诺实时荧光核酸检测试剂和防护用品。对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整改,提前做好仪器保养维护工作,设备检测、调试到位;对PCR实验室按要求进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并在省疾控中心办理了新型冠状病毒标本准运证。
该中心成立了样品转运接收组,起草并下发了《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样本运送要求》。对运送单位的运送资格、运输容器、运输护送人员、运输车辆及样品交接提出了具体要求,负责各县(市)区新型冠状病毒样品的接收及定点医院样品采集、包装、运送工作。
随着我市疫情加剧,该中心又及时购进了两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装备了第二个PCR实验室,自2月12日起,每天7时、13时、22时检测三批次样品,做到样品快检、快出、快报告,危重病人样品随到随检、立即报结果,取得了新冠肺炎病例样品检验能力的新突破。截至2月23日24时,该中心实验室检测了912份样品、237人。
病毒克星,一战成名
疾控消杀人员被人们称为“让人最有安全感的杀手”。该中心拥有消毒器械超低容量电动背负式喷雾器10台、喷壶320个,特别装备了车载超低容量电动喷雾机1台、大疆无人机3台(2台消毒喷雾机、1台侦查拍摄机),组建了全省一流的空地一体现代化消毒队伍。
消毒防护组科学制订工作方案,加强消毒技术培训,对我市各县(市)区的专业人员、相关疫情防控人员进行了十多次消毒知识以及器械使用方面的专业培训,共培训200人。
加强示范引领,规范疫点终末消毒。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例病例的终末消毒工作由消毒防护组承担。截至目前,包括对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火葬前的消毒处置、运输车辆及殡仪馆的终末消毒工作在内,消毒防护组共对疫源地消毒达12次,疫源地消毒面积共计4.2万平方米。
2月22日,根据省卫健委驰援武汉的指令,该中心派杨涛、姬卫华两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成了焦作市援助武汉消毒队,和全省的援助防疫队伍一起出征武汉,奋力战“疫”。
科普专家,一呼万应
阻击疫情,科普是关键。该中心健康教育与宣传组抓住“一个核心”,持续“两个加强”,实施“三步曲”,打好“四张牌”。
“一个核心”就是一切以有利于我市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核心。
“双个加强”就是加强健康教育、加强舆论宣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实施“三步曲”,即第一步“收”,收集撰写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第二步“发”,发放各类健康教育资料,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截至2月25日,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技术指导意见并集结成册;发布疫情相关图文信息106篇,阅读量达26万人次;第三步“放”,依托健教网络放大健教效应,持续推进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打好“四张牌”,即“第一张牌”为本部发力,让所有疾控职工都成为健教员和宣传员;“第二张牌”为激活网络,指导、支持各县(市)区健教所充分发挥区域性健教宣传作用,在村街(社区)及公共场所利用有线广播、便携式音箱循环播放新冠肺炎防控核心知识;“第三张牌”为行业纵推,推动、督导卫健系统全行业健教工作实现全覆盖;“第四张牌”为社会联动,以全市各行业各部门创建联络人为抓手,以原有的健教骨干为发力点,迅速在全市进行健教知识宣传全覆盖。
这就是市疾控中心的疾控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昼夜奋战、不惧危险,冲在最前线,用奉献和坚守,让一个个病例变成了有迹可循的疫情防控轨迹,默默当好人民健康的“守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