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谁?闻风而动的捕风者。去年12月份,捕捉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之风;今年1月初,拉响全市警报;今年1月10日起,启动新冠肺炎日报告和零报告,向全市发出动员令。一捕成名,全省率先。
他们是做什么的?无惧危险的捕疫者。我市目前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例,在全省率先将每例疫情调查推到发病前14天,深挖“五类人”。一步到位,全省示范。
他们是干什么的?无畏病毒的捕毒者。用10天时间装备第二个PCR实验室,使我市在全省省辖市中唯一拥有两个PCR实验室,并担当新冠病毒检测样品的护送者、接收者、储存者、检测者。一锤定音,全省领先。
他们是尖兵、战狼,是侦察兵、排爆员,是一支半军事化队伍;是全省“四位一体”“四级联动”的新时代流调开创者;是空地一体的现代化消杀开拓者;是在全省率先出台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法规的倡导者;是《居家隔离十要点》《企业复工复产“12个一”》等全市疫情防控宣传“收”“发”“放”大本营的策划者……
这个单位叫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市疫情防、控、治体系占其二;这群人叫疾控人,疾速逆行,控疫斩魔,为我市实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清零”贡献着专业力量。
粮草先行,一瞅救急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一大早,7名人员突然“冲”进省疾控中心,直奔实验室“搜查”。他们是我市疾控中心主任徐书立带领的专家团队,前来讨要急需的防护物资,被婉言拒绝后主动要求到实验室瞅瞅。这一瞅,瞅出了仅存的防护服、N95口罩等,在全省疾控界一时传为佳话。
这是该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早、快、准、实、效”的缩影。
徐书立是一名疾控战线老兵、结核病防治专家,曾任原市结核病防治所所长。他告诉记者:“战在平时,战在有备。”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疾控体系建设,全国四级疫情防控网“模板”出自焦作;该中心装备一流、队伍一流,一半以上职工参加过抗击非典,成为此次战“疫”底气。
“早”,该中心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组织专家分析武汉不明肺炎病例,参照非典防控预案,按“严一级、高一级”标准进入实战。“快”,该中心10天装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第二个PCR实验室。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月17日,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控制组、消毒组、实验室检测组、疫情监测信息组、健康教育与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六组;1月17日,完成500多万元的第一批防疫物资采购;1月25日,全体人员宣誓,立下军令状;1月27日,申报3个项目,概算投资约9400万元……春节期间,在全省多地疾控中心应急物资无库存的情况下,该中心“手中有粮”。
情报总部,一谋千金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市疾控中心是疫情防控情报总部,为市委、市政府及时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从1月10日起,该中心开始实行新冠肺炎日报告和零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截至目前,疫情监测信息组累计编发日报告47期、舆情监测32期、专题分析及趋势研判21期、周分析6期、风险评估3期、月分析1期。
该中心陆续下发了《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相关技术指南》等14个通知、方案、制度。《企业复工复产“12个一”》为全省疫情防控贡献焦作疾控人智慧,提供全市暂停举办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等30多个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技术指导意见……情报总部,参谋角色,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他们在大众面前变得“神秘”“陌生”。
流调战狼,一步到位
原焦高速武陟服务区发生聚集性疫情;山阳区李某某疫情处置“障碍重重”;调查相关人员800余人,判定需要采取不同隔离措施人员342人……再难也难不倒该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组成员。他们是全市疫情防控技术的核心,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筑起第一道屏障。
该中心11个流调小组和当地疾控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干部、医务人员强化协作,组成“四位一体”流调队,发挥“流调+社会组织+移动大数据+侦察”的四级联动机制作用,从确诊、疑似病人前14天开始排查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五类人员”,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3天内完成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最大限度避免疫情传播风险。截至2月28日,流调人员下县(区)指导315人次。
同时,通过专业分析,该中心主动起草或参与起草10多个重要文件、方案和通告;及时报告收集汇总流调病例信息100条;截至2月23日,查阅审核信息1235条;截至2月25日,协查省内地市及省外74人次,向外地市或外省协查385人次;市内各县(区)之间协查297人次。
检测尖兵,一锤定音
该中心未雨绸缪,及早储备了一批国家防控方案推荐的上海伯杰、上海捷诺实时荧光核酸检测试剂和防护用品。对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整改,提前做好仪器保养维护工作,设备检测、调试到位;对PCR实验室按要求进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并在省疾控中心办理了新型冠状病毒标本准运证。
该中心成立了样品转运接收组,起草并下发了《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样本运送要求》。对运送单位的运送资格、运输容器、运输护送人员、运输车辆及样品交接提出了具体要求,负责各县(市)区新型冠状病毒样品的接收及定点医院样品采集、包装、运送工作。
随着我市疫情加剧,该中心又及时购进了两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装备了第二个PCR实验室,自2月12日起,每天7时、13时、22时检测三批次样品,做到样品快检、快出、快报告,危重病人样品随到随检、立即报结果,取得了新冠肺炎病例样品检验能力的新突破。截至2月23日24时,该中心实验室检测了912份样品、237人。
病毒克星,一战成名
疾控消杀人员被人们称为“让人最有安全感的杀手”。该中心拥有消毒器械超低容量电动背负式喷雾器10台、喷壶320个,特别装备了车载超低容量电动喷雾机1台、大疆无人机3台(2台消毒喷雾机、1台侦查拍摄机),组建了全省一流的空地一体现代化消毒队伍。
消毒防护组科学制订工作方案,加强消毒技术培训,对我市各县(市)区的专业人员、相关疫情防控人员进行了十多次消毒知识以及器械使用方面的专业培训,共培训200人。
加强示范引领,规范疫点终末消毒。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例病例的终末消毒工作由消毒防护组承担。截至目前,包括对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火葬前的消毒处置、运输车辆及殡仪馆的终末消毒工作在内,消毒防护组共对疫源地消毒达12次,疫源地消毒面积共计4.2万平方米。
2月22日,根据省卫健委驰援武汉的指令,该中心派杨涛、姬卫华两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成了焦作市援助武汉消毒队,和全省的援助防疫队伍一起出征武汉,奋力战“疫”。
科普专家,一呼万应
阻击疫情,科普是关键。该中心健康教育与宣传组抓住“一个核心”,持续“两个加强”,实施“三步曲”,打好“四张牌”。
“一个核心”就是一切以有利于我市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核心。
“双个加强”就是加强健康教育、加强舆论宣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实施“三步曲”,即第一步“收”,收集撰写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第二步“发”,发放各类健康教育资料,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截至2月25日,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技术指导意见并集结成册;发布疫情相关图文信息106篇,阅读量达26万人次;第三步“放”,依托健教网络放大健教效应,持续推进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打好“四张牌”,即“第一张牌”为本部发力,让所有疾控职工都成为健教员和宣传员;“第二张牌”为激活网络,指导、支持各县(市)区健教所充分发挥区域性健教宣传作用,在村街(社区)及公共场所利用有线广播、便携式音箱循环播放新冠肺炎防控核心知识;“第三张牌”为行业纵推,推动、督导卫健系统全行业健教工作实现全覆盖;“第四张牌”为社会联动,以全市各行业各部门创建联络人为抓手,以原有的健教骨干为发力点,迅速在全市进行健教知识宣传全覆盖。
这就是市疾控中心的疾控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昼夜奋战、不惧危险,冲在最前线,用奉献和坚守,让一个个病例变成了有迹可循的疫情防控轨迹,默默当好人民健康的“守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