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的温度,不只在镜头里,更在现实的战场上。陈海芳,焦作市同仁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护士长,在医院全面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发热门诊时,她主动请缨到抗疫最前线。她说:“我所知,我所学,就是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医”无反顾请战到一线
陈海芳今年36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6年,有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连续3年被评为焦作同仁医院先进个人,获得优质护理病历单元荣誉,被评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先进工作者。
在疫情面前,医务人员成为抗疫一线的中流砥柱,他们以白衣作战袍,以生命护佑生命。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焦作同仁医院设立发热门诊,全院医护人员自愿报名是否要到疫情最前线。陈海芳第一时间报名,将按有鲜红手印的请战书郑重地交给医院护理部。
做完这一切,陈海芳才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家人。
发热门诊是24小时值班制,医护人员不仅会很辛苦,更为重要的是危险。这里,他们不知道接诊的患者是什么情况,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充满危险。陈海芳清楚发热门诊的工作性质,怕家人担心,只是说进入发热门诊后,最少要28天不能回家。
此时,全国都在关注新冠肺炎疫情,陈海芳的家人怎么能不清楚病毒的危险,但家人还是选择支持她。
陈海芳的丈夫说:“没有医护人员的付出,我们就不能战胜病魔。我支持你去抗疫一线,但你得向我保证,照顾好自己,平安回家。”
唯一让陈海芳放心不下的就是5岁的儿子,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能见妈妈,她怕孩子哭闹。陈海芳的公公、婆婆挺身而出,让陈海芳安心上班,照顾孩子的重任就交给他们老两口。
在危险的地方“轻松”战“疫”
家人的理解,对于即将进入“战场“的陈海芳来说是莫大的支持。没有后顾之忧,陈海芳就可以轻松上“战场”。
发热门诊在医院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为阻断病毒的传播渠道,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热门诊内设置有诊疗室、观察室、药房、检验室、收费室等,发热患者走专属通道进入发热门诊后,在这里可完成所有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未出来之前,患者不能离开。在等待的这段时间,有的患者会因为担心,情绪不稳定,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给予疏导。
肺部CT、血常规、C反应蛋白、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等检查是确诊患者有无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检查,这些工作都是由发热门诊的护士来完成。这些检查中,咽拭子标本采集对医护人员的威胁最大,也是最危险的,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一旦遇到确诊患者,被传染的风险就非常高。
陈海芳清楚咽拭子标本采集的重要性和危险性,每次采集标本前,都会和患者沟通,让患者放松心情配合工作。她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动作又快又准,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减少自己暴露的风险。
“每一项检查对于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的职责就是做好每一项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准确无误。”陈海芳说。
进入发热门诊后,一个诊室只能接诊一名患者,其他的患者要排队等候。许多患者在排队等候时,情绪会非常急躁。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陈海芳就会很耐心地询问患者去过哪些地方,是不是有接触史,通过交谈的方式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关心。有的患者经过检查,医生给出诊断只是普通感冒后,他们所有不适症状就会立刻消失。
陈海芳说,作为医护人员,她希望大家能够正确面对疫情,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轻视病毒。
递交入党申请书实现更高理想
进入发热门诊后,陈海芳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她对团队协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发热门诊,她要做好各种消毒隔离措施,尤其是消毒这项工作,每一个患者结束诊疗后,她都要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全部消毒,即便是门把手也不会拉下,她只有做得更细更好,大家才能更安全。
由于发热门诊的特殊性,陈海芳还要负责卫生间的清洁消毒,但不管做什么工作,她都要求自己认真再认真。陈海芳说:“你不知道病毒在哪里,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消毒工作,才能真正隔离病毒,才能确保发热门诊中所有人的安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发热门诊工作的第五天,陈海芳郑重地将自己写的入党申请书交给院领导,表达自己想成为一名党员的迫切心情。她说,面对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她将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战“疫”中接受考验,践行医者的初心与使命,用实际行动筑起护卫生命的坚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