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党旗飘扬战疫情
国电投沁阳发电分公司铁路专用线开通
东海大道复工忙
图片新闻
城区之南,构筑乡村屏障 千钧重担,挺起铁肩扛牢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3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区宁郭镇
城区之南,构筑乡村屏障 千钧重担,挺起铁肩扛牢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王梦楠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疫情防控党员先锋突击队。王梦楠 摄
  宁郭镇党委书记李文(左)督导疫情防控。
  王梦楠 摄
  志愿者生活保障服务队。王梦楠 摄
 
   

  以迎宾路为轴线,向东8个村,向西10个村,18个村东西横跨20多公里,扼守焦作城区之南……示范区宁郭镇战略位置非常特殊。

  当疫情警报拉响,该镇党委、政府毅然决然挺起铁肩,扛牢千钧重担,带领18个村父老乡亲,筑起一道道战“疫”屏障、抗疫城墙。

  他们坚守城区南大门焦郑高速迎宾路出口,把牢一个个入村进城口,守好一条条进城道路,内防扩散、外防输入,排查疫情,管控重点人群,联防联控;加强物资储备,舍小家、为大家,保证城区居民供应……干部党员一线冲锋,党旗高高飘扬;众乡亲众志成城,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截至3月3日12:00,全镇共排查从湖北出境人员118人(学生17人、农民工26人、其他75人),其中武汉56人(学生14人、农民工15人、其他27人),现已全部解除隔离。外省(湖北省除外)返乡人员146人,解除隔离91人。豫南、豫东五市(信阳、南阳、驻马店、商丘、周口)返乡人员36人,解除隔离19人。各卡点安排专人值守,重点人员全部实行居家隔离,村医按时到户进行体温检测,乡村两级干部负责监控……全力守好城区南大门。

  党建引领,突显硬核力量

  该镇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党工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设置疫情防控组、后勤保障组、医疗保障组、环境卫生组、宣传组、隔离保障组、督导组7个防控工作小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严明疫情防治工作纪律要求,坚决把纪律挺在疫情防控最前面。

  该镇党委开展“举党旗亮党徽、打头阵当先锋”活动,镇党委班子领导带头走访各村农户,开展周密检查,重点对湖北、武汉返乡、探亲人员及有发热症状的人员进行了解排查,做到走访全覆盖,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及时跟踪随访。各党支部党员冲锋在前,各村卡点设置党员先锋岗19个,悬挂党旗,安排党员戴党徽、袖标上岗;成立由241名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由206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107名党员组成的“电瓶车抗疫宣讲队”,承担着各村卡点值班、体温测量、入户排查、防控宣传、代购生活物资、劝离聚集群众等工作。

  危难时刻,更能考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各村建立由包村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小组长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深入细致排查在外返乡人员,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该镇党委充分发挥青年党员、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作用,在各村关卡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佩戴党徽、亮明身份、自觉上岗,做到“逢人必问、逢车必检”。来自各村的党员志愿者面戴口罩、胸佩党徽,在村内各条街道巡逻、宣传,及时制止扎堆的人群、劝返外出的群众,为隔离人员送去生活必需品,耐心讲解上级的防疫政策,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

  群防群控,凝聚强大合力

  2月6日,该镇妇联通过“妇女之家”微信工作群号召各村妇联建立巾帼家事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防控期间帮助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各村积极行动,涌现出了许多抗击疫情的“铿锵玫瑰”,受到辖区群众称赞。她们是战“疫”巾帼英雄。

  村两委和乡村基层卫生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各村落实以村防控为主的防控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和村医一同入户,按时测量体温,及时排除风险隐患。“真的非常感谢小粉,每天准时上门给我们测体温,讲解防疫知识。”这是近日该镇马村的湖北返乡群众说的最多的。他们口中的小粉,就是马村卫生所所长赵小粉,是一名党员。在这抗疫特殊时期,赵小粉主动请缨,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外出上班的人越来越多,每次出入都要纸质出入证登记,担心和村口卡点人员接触,存在交叉感染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宁郭镇大李村党支部主动创新,用“人防+技防”的方式,灵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短时间、零成本、更准确、更高效地实现对出入人员的管理。

  此外,该镇按照上级要求,迅速撤除县道、乡道所有隔离点及硬隔离设施。但撤卡不撤防,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宁郭镇党委、政府将主道路卡点变身疫情红色服务点,以红色服务点为基础成立红色四联组,通过精细化管控,让疫情防控更有温度。红色应急联动组为过往人群健康及活动轨迹实施登记,确保防控排查“零遗漏”;红色服务联代组成为代购代送联络站,根据村民提前一天通过电话和微信说明需要代购的物品,每天列出一个清单,第二天统一采买,送至服务点,村民自行取回;红色困难联帮组对困难群众落实村组干部“一对一”联帮机制,强化政策扶持;红色春耕联助组对于有农资需求的群众,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组织农资供销社送货到服务点。

  主动发声,舆论宣传到位

  该镇党委、政府在疫情防控宣传上加大力度,“三种声音”精准发声。

  村干部大喇叭喊话。面对疫情,“硬核”村干部再次上线。该镇各村党支部书记在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上各显神通,利用各村大喇叭等媒介用接地气话语,灵活多样地向村民“喊话”,呼吁村民们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聚餐,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这些直白朴实的语言,或苦口婆心,或耐心讲理,增强防范意识,科学防控疫情。

  村医大喇叭发声。在大喇叭中讲解预防病毒的方法、交代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安抚重点人员的思想情绪,各村村医用简单通俗的土话,为广大村民带来专业的防控知识,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流动“小喇叭+党旗电瓶车”。“出了门,戴口罩,两米距离莫忘掉。要保暖,不感冒,发烧咳嗽趁早报......”这是该镇各村党员志愿者成立的“电瓶车抗疫宣讲队”的声音。他们戴着党徽、袖标,骑着插有党旗的电动车,携带“小喇叭”扩音器,在走街串户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电瓶车抗疫宣讲队”兼具“发声”和“收音”两大功能,一边发出疫情防控最强音,一边收集群众的问题和困难,遇到外出闲聊、聚集的群众,还可以进行劝阻,真正发挥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积极作用。

  抓实抓细,助力春耕复工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当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期,该镇在疫情防控工作力度不减弱的同时,积极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帮助村民分析今年农作物生产走势,既提振生产信心,又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他们有序组织,确保安全;不等不靠,互相帮助;科学管控,错峰耕种。

  同时,该镇全力以赴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咬紧牙关,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战双赢”,全方位服务企业复工。

  “五个一”服务有力。按照上级安排部署,该镇提出了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五个一”要求(即每天上报一次复工企业员工健康状况、企业设置一个隔离观察室、每天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每天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每天一次人文关怀),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一企一人”联络员制度,对辖区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同时细化工作措施,引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和保障生产两不误、两促进。

  “一对一”指导有成效。采取“一企一人”办法,将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织密全企全员防控网。重点督促检查进厂人员测量体温、戴口罩、员工食堂落实分餐制和办公场所、员工宿舍卫生及日常消毒情况。联络员一头连着所在党组织,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处置,确保复工企业员工健康,有序生产。

  “保姆式”服务显关怀。针对企业在复工复产时遇到的防控物资缺乏、员工紧缺、厂内防控政策不熟等实际问题,该镇主动协调,积极处理。

  “两新”党组织当先锋。以全区“举党旗亮党徽、打斗阵当先锋”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企业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率先进行复工复产,提供规范操作流程,为全镇企业复工复产当好榜样。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