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住建局疫情防控一线,有两名女同志被称为战地“姐妹花”,她们分别是来自市住建局征收办和科技科的张玉萍和陈锦红。在战“疫”的关键时刻,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勇敢地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铿锵玫瑰。
2月4日,张玉萍和陈锦红被分配到山阳区新城街道嘉隆社区某区四号楼卡点工作。这是一个无主楼院,入户登记、卡点值守、宣传引导、生活服务和重点人员防控,一切都要靠自己解决。张玉萍、陈锦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迎难而上,在整个社区第一个完成入户摸排、第一个完成居民自主扫码登记、第一个建成“业主战‘疫’群”、第一个确定并联系社区家庭医生为居民服务、第一个绘制楼院平面图……这一连串“第一”的背后,饱含的是她们连续多日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量、是她们顶风冒雪的露天值守、是元宵节夜晚她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守、是她们自掏腰包制作居民出入证的无私奉献。
2月5日,一名居民出现发炎症状,怎么办?她们通知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李莉前来处置,电话连线社区全科医生高洪对患者进行视频诊疗。经过此事,张玉萍、陈锦红思索:如果能有一名专职医生随时为居民进行专业的居家健康监测、家庭消毒隔离等防疫指导,一定会为疫情防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于是,她们马上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努力,确定了一名社区家庭医生,并邀请她加入“业主战‘疫’群”。
2月9日2时,网名为“@听雨”的小区住户在微信群留言求助急需去北京一趟。陈锦红不顾疲劳,立即与他取得联系。7时许,张玉萍早早地来到社区帮他办理了外出相关事宜。2月10日,“@听雨”从北京返回,需居家隔离14天,但他强烈反对在门上张贴隔离通知书和封条。得知情况后,张玉萍、陈锦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使“@听雨”服从大局,配合工作。在“@听雨”被隔离期间,张玉萍、陈锦红主动为他提供必要的服务,定期送菜、消毒用品等,兼顾取快递、倒垃圾,还经常在微信群里推送疫情防控时政要闻、美文、书籍,疏导他的情绪。隔离不隔爱,隔人不隔心。在张玉萍、陈锦红的共同努力下,“@听雨”不仅对她们的工作交口称赞,还成为四号楼疫情防控最坚强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防疫无小事,安康是大事。2月9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门下发通告,要求废弃口罩必须单独处理。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在四号楼却难以落实,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垃圾桶,更别提将废弃口罩单独处置了。张玉萍、陈锦红认为这不是一件小事,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如果垃圾和废弃口罩不能及时处理,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她们立即行动,积极联系社区落实垃圾箱,想方设法确定清运垃圾的环卫工人。在征求住户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楼院垃圾处理方案,并在微信群里公布。由于措施得当、操作性强,方案一经推出,广大住户纷纷点赞。
垃圾箱事件的解决,引发张玉萍和陈锦红深深的思考: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怎样才能既立足眼前加强管控,又放眼长远,使大家共同治理小区。张玉萍、陈锦红决定帮助楼院建立“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为主体”的党群议事会。拿定主意后,她们向大家宣传党群议事会在疫情防控期间以及今后楼院建设中的重要性,获得90%以上业主的理解支持。她们趁热打铁发出成立党群议事会的倡议,很快,有五名党员和四名群众报名参加党群议事会选举。在张玉萍、陈锦红的组织下,九名议事会成员通过自荐和举荐,推选出三名威望高、素质高、热心肠的党员和群众,组成了党群议事会。
2月20日,张玉萍、陈锦红将要返回自己的工作单位。居民们得知情况后依依不舍,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言:“非常感谢你们连日来对我们小院的关心和帮助,你们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帮助我们小院成立了议事会,真诚地为你们点赞。听说你们要走了,还真有点失落。再次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