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坚持中西医并进,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智慧,让中医药100%全程参与战“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药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市中医院作为我市中医药防治的龙头医院,坚决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扛起中医药在预防、救治工作的重任,充分发挥中医人的关键作用,在我市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展现中医担当。
主动介入
第一时间让中药预防保安康
面对疫情突袭,市中医院组织专家力量,集智攻关,积极推动中医药主动介入疫情防控。
该院专家紧密结合我市地区气候和地域环境等实际情况,多次与市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技术指导组的专家成员就方剂的组成、用法、用量、适宜人群、禁忌症等内容反复磋商与讨论,最终推出适用于我市普通人群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方剂,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推荐公布,供广大市民参考使用,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智慧。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疫情防控中药材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为做好保障工作,该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及早入手,购进了近200万元的中药材,并安排该院药学部主任、主任中药师李娥严把质量关,要求做到所有中药材保质、保量、不加价,让市民吃上放心药、良心药。
自疫情发生以来,该院已熬制、发放中药汤剂4万余副。这些中药都用于一线医务人员及市专家组成员、隔离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及普通群众身上,为他们的自身防护筑牢中医防线。
除了汤剂和中成药,艾灸疗法、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医养生操等特色中医疗法也被运用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缓解患者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失眠,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腹胀等方面作用非常明显。
驰援一线
中医专家战“疫”前沿显身手
疫情发生以来,拥有雄厚中医药技术实力和众多中医名家的市中医院,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调度,组织精干力量驰援一线,为焦作中医抗击疫情作出了表率。
该院心病科主任赵金岭是我市第一批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中的中医专家,其不仅对全市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进行会诊,还经常深入定点医疗救治机构,对确诊患者进行中医救治。在救治患者中,他还运用中医的“七情”疗法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取得良好的效果。
2月18日,赵金岭代表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出席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并多次接受新闻媒体的提问,彰显了中医人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该院肝胆脾胃科一区主任陈百顺,年近六旬,但依然受命担任市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技术指导组组长。为了抗击疫情,他取消了休假,积极参加全市会诊、培训工作,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会诊,我市第一张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方等,都有他的付出和奉献。此外,充分发扬中医“老将”的作用,会同市中医管理局研究讨论预防新冠肺炎中药方剂的制定及更新。
该院糖尿病肺病科二区主任张春雷是一名救治经验丰富的专家,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吃住在医院。此前,作为市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技术指导组成员的他,与我市专家组一起奔赴沁阳市人民医院,对该市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会诊和救治。后来,张春雷接到支援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工作通知后,没有半点犹豫,立刻奔赴市第三人民医院,进入隔离病房投入到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中。
此外,该院还抽调护理精英,支援一线,为患者的康复贡献力量。
疗效喜人
中西医联手战“疫”见成效
面对如今的疫情,在西医没有特效药可用的情况下,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如何在新冠肺炎面前发挥作用?而中西医加强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则是一条最佳治疗途径。
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在改善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护脏器、缩短病程、促进痊愈等方面效果明显。在救治新冠肺炎过程中,中西医各显所长,在不同方面、阶段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不仅如此,在我市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中医药全程参与,通过对病例的分析研究,制订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效果十分明显:对普通新冠肺炎患者,通过辨证施治,三天一调处方;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则是每天进行调方治疗。不仅如此,新冠肺炎患者后期,往往表现为邪去正虚,此时要用中药对患者进行调理,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患者治愈出院后,还要继续给予中药汤剂,并指导患者加以食补,从而尽早恢复元气、回归社会。在我市,该院外派中医专家运用中医药全流程、全链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日益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市中医院厚积薄发,全面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以奋进之姿迎接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