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命令 奋勇担当
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市首例疑似病例在示范区阳庙镇发现。该镇党委当天下午至22日1时许,组成40余名党员的排查队伍在全镇开展拉网式排查,12个小时内将与发热患者贺某的密切接触者和间接接触人员全部排查到位,并全部采取居家隔离措施,严密监控。同时,相继发布禁止辖区内销售和宰杀活禽、取消一切集会、关闭所有娱乐场所的公告;发布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举报;采取武汉返乡人员居家隔离14天,送至定点医院进行就诊鉴别等方式织密排查网络。
首例在我,必须担当。该镇不惜牺牲自我,顾全大局,隔离全镇,为全市拉起隔离墙。他们延伸防控,建立四道防线,全天24小时派人执勤,对进出人员进行劝返、量体温、登记和消毒。动员各村党群干部对村内全面喷施消毒;全镇各卡点利用土工布铺路,喷洒消毒液,主次干道入口处施撒生石灰等方式对过往车辆轮胎进行消毒,实现辖区消毒全覆盖。
党旗所指 党员所向
从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该镇迅速成立5个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明确党支部职责,践行党支部承诺,在疫情防控一线关键岗位、关键点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旗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设立20个党员先锋岗。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党员先锋岗标识牌,党员佩戴党徽、袖章上岗,把“堡垒”筑在防控最前沿。
成立15个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值守、提供代购、劝导群众,给群众带来了温暖。
成立15个党员突击队。时刻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以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安全为己任,关键时刻站出来、冲上去,让党徽在疫情抗击一线闪光。
成立15个党员疫情防控宣讲队。带头扬正气、带头正舆情、带头讲政策、带头不聚会、带头讲卫生、带头守法规,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实行党员分包责任制。做到党员分包到片、分包到户、分包到人,对管控人员的生活区域和生活垃圾等进行消杀处理,及时了解群众身体、心理情况,让防护监管对象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
砥砺前行 集群冲锋
班子成员,冲在最前。自接到该镇有发热患者的消息,该镇党委书记赵芳就把区党工委批下的探亲假条锁了起来,退掉了回老家看望公婆的火车票,带队踏入该镇聂村排查,至今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该镇镇长王聪和全镇的党员干部们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把好疫情防控关,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该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郝怡庭,无论是在镇指挥部还是在村庄一线,经常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为全镇疫情防控阻击战架起了严密的组织体系,以孜孜不倦、浑然忘我的精神始终坚守岗位;该镇党委副书记郭伟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力排查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成功化解1起信访案件,为全镇社会秩序大局稳定提供有力保障;该镇纪委书记程新才不间断对全镇20多个卡点、15个村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在督导过程中,用脚丈量着这片他坚守了30多年的土地,展现了一个纪检干部的担当和作为。
该镇副镇长余三平是镇班子成员中年龄最大的,全身心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来,每天值守在镇设卡点,把好出入镇的大门,做群众健康安全的守护者;该镇副镇长张炳深作为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加大排查力度、管控力度,协调防护物资,舍小家为大家;该镇党委委员乔晓波在坚守镇设卡口的同时,做好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辖区企业在符合安全标准、具备复工的条件下有序复产复工;该镇副镇长张军杰将自己安排在卡口值班岗位,与其他卡口人员一起值班守岗,护群众安全;该镇党委委员张红艳作为示范区首例确诊病例所在村聂村包村领导,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起就坚守在聂村疫情防控检测点,做好该村疫情防控工作,密切关注过往车辆与人员,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该镇党委委员宋天明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深化党群联系、凸显党员联户成效,及时发现选树一线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营造了崇尚担当奉献的正面导向。
镇村干部,奋勇当先。该镇信访办主任崔海东不顾个人安危,不计得失,战疫情打头阵,勇守一线;村镇中心干部王凯主动要求到聂村防控卡口,值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德斌“逆行”而上,履职担当,冲锋在前;北西尚村党支部书记刘士江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和庄党支部书记和孬旦,除了安排部署工作,每天15个小时坚守在卡口。
指挥部办公室紧随其后。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自建立以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严密衔接、高效运转,有理有序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该镇党政办主任赵艳伟不怕苦、不怕累,把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该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梁玉倩积极做好事迹宣传、舆论引导工作,形成疫情防控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大合力;该镇计生服务中心干部彭尚纲一人承担起外来返乡人员数据汇总与报送工作,高质量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数据信息工作;该镇“90后”选调生于兰兰婚后第一年放弃全家团聚,白天穿梭在防控卡点,晚上熬夜在办公桌前,防疫和业务两手抓两不误;该镇“90后”选调生吴文琼,主动参与到阳庙镇统计外来返乡人员信息和固定上下班人员信息登记表的维护工作中,这是她独自在外过的一个不寻常的春节;该镇“95后”选调生许佳慧是镇政府刚入职4个多月的新人,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手拿相机进入一线卡点拍下珍贵画面的记录者,是疫情防控信息的撰写者,也是各村疫情防控的督导者。
村党支部,勠力同心。曾经的软弱涣散党组织贺村党支部,成功建立全镇第一个“代购”示范点,保障全村村民生活需求;小梁庄村党支部全力守好阳庙镇的“北大门”,不分日夜,不辞辛苦,放弃与家人团聚,一心只为人民;杨庄村位于阳庙镇中心,需要封闭16个入村路口,任务艰巨,村党支部排除万难,有力地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开展。
攻坚克难 化危为机
疫情给阳庙镇带来了危险,但也赋予了该镇发展的新机遇。
抢抓节令合理准备农业生产。该镇采取网格化管理,引导群众错时段错地块搞好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为疫情过后市场粮食、蔬菜、水果供应打下基础。该镇目前在春耕备耕方面投入约2000人次,组织喷撒机械3台,除草266.7公顷。疫情防控期间,该镇正常运转的饲养场有150余家,镇域内肉类、蛋类、奶类供应充足。
多措并举有序推进企业复工。该镇引导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安排复工节奏;压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确保复工安全有序;面向企业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做到科学防范,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严格管控强化规范市场管理。该镇采取硬措施,在市场大街构建步行街模式;实施软管理,安排专人全天候维持市场内部秩序,避免大批量群众流入市场大街,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设置安全线,在经营商户入口处设置醒目标志,提示顾客在进出、购物、付款期间均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
双促双赢搭建“和酥”商品配送。该镇搭建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节约中间成本,直供需求终端,既帮助农户处理滞销农产品、增加家庭收入,又为市民提供新鲜的粮果蔬,促成双赢。疫情期间,已为8个小区配送农产品4000余公斤。为群众配送面粉1200余袋、肉750余公斤、鸡蛋800余箱、蔬菜1250公斤,90余户家庭需要的20多种药品已及时送达。这些客户均与阳庙镇建立了稳定的关系,为该镇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除贺某为早期输入性病例外,该镇没有产生继发性病例。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该镇对疫情防控工作秉持守正出新态度,为全市人民筑牢了疫情防控防护墙,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成功借鉴。
全市首例疑似病例、首例确诊患者……一个个贴在示范区阳庙镇人心里的标签,曾让他们倍感压力;然而他们义无反顾,第一时间把全镇隔离起来,为全市拉起隔离墙。
全市首例治愈患者、无扩散病例者;全市首战,首获全胜……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从该镇传出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让这个春天充满希望和自信。
本栏图片均由阳庙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