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历来有商贸传统,商贾云集,人来人往,防“外来输入”,难!迄今排查有来自湖北148人(武汉59人),来自外省(除湖北)131人,来自豫南豫东12人,为示范区最多;这里大村多、道路多、岔口多,人口密集,四通八达,“内防扩散”更难!可这里至今交叉感染为零,无一例确诊病人、疑似病例,守一片净土,保一方平安。
苏家作乡,古文化、黄河文化、怀商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地,寨卜昌文明远近闻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苏家作乡众志成城,奋起反击,率先管控,控而有序;率先严控,控而有治;率先网控,控而有度;率先转控,控而有智……“四个率先”,“疫”往无前,战“疫”精准、科学,创造了战“疫”典范。
率先管控 控而有序
“小路口一律用土堆死,来不及用土堆死的用车、用电线杆封死,各村抓紧行动,只留一条进出路,集中人力物力做好管控。外村人员一律不准进村,外嫁闺女不准回来串亲戚,外村媳妇不准回娘家!”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我市首例疑似病例在近邻示范区阳庙镇被发现后,机警敏锐的该乡党委书记武燕在早会上科学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达超前命令。会后,全体机关干部毅然走向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亲力亲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开始了防控大战。
该乡当天成立以武燕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昆任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为成员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订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村工作职责,要求全体干部春节取消休假,全员到岗,抗击疫情。
该乡科学研判,提早采购口罩、消毒液、测温枪等物资;在未接到上级通知情况下,率先实施交通管控,防止人员流动,并购置30台对讲机,用于联络沟通,启动快速反应模式;率先在大年初一晚上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党员干部带头,不外出走亲戚也不让村外亲戚来,阻止大年初二开始的传统走亲访友大军。
率先管控,控而有序,该乡迅速形成众志成城强大力量,“疫”往无前,战“疫”必胜。
率先严控 控而有治
一大早,在南石涧村的大街小巷出现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面戴口罩,手拿喇叭,臂戴袖标,走街串巷进行疫情防控督查工作……他们就是该乡成立的纠察队,率先严控、控而有治的执行者。
这是2月8日该乡统一安排的大行动,14个村成立疫情防控纠察队,党员、退役军人、群众志愿者纷纷主动请缨,自愿加入。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纠察队员们每日在村内街道开展巡逻、宣传,劝阻聚众打牌、下棋等行为,督促外出村民戴口罩;在路口防控点位上,检查村干部在岗情况,并到居家隔离人员家门口开展监督工作,确保隔离工作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该乡开展专项督导,率先严控,控而有治。该乡建立疫情防控时期专项督导问责机制,将疫情防控卡点值守、疫情防控宣传、返乡人员留观、群众集会劝散等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纪委重点督导问责范畴。该乡纪委还和该乡综合办公室成立联合督导组,每日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等形式,到各村督查疫情防控责任落实情况。
在各村防控点位,乡督导组详细了解该村疫情防控中返乡人员排查、物资配备、宣传教育等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并检查各点位防护措施落实、工作人员在岗情况,严格落实“四看三问两提醒”工作法,指导各点位认真履行好职责,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每到一个村,督导组发现问题及时下发督导单并责令立即整改,该乡纪委继续跟进监督检查,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不力的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率先网控 控而有度
在这场战“疫”中,该乡第一时间开展“举党旗亮党徽、打头阵当先锋”活动,明晰“乡—村—组”党建网络架构,由乡党委全面统筹,抓防疫总责,融合村干部、党员、村医,并把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辖区群众等吸收到疫情防控队伍中,采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方法。
该乡划分为1个大网格(乡)、14个中网格(村)、167个小网格(组),将管理责任重心下移,实行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工作模式,层层分解落实,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责任体系,确保各类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地保障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该乡实施“一编三定”,各村党支部认真落实六项活动要求,重新对党员定职责、明任务,各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突击队、党员疫情防控宣讲队、党员纠察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筑疫情“红色防线”。全乡有331名党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扎实开展体温测量、人员摸排、宣传发动、爱心帮扶、卫生清洁、劝离聚集群众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最美“逆行”。
在党员示范带动下,该乡有134名普通村民、14名大学生、2个青年突击队、14个巾帼家事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奋战在一线,挺身而出,“疫”往无前,日夜坚守,时刻将防控责任扛在肩上,通过凝聚群众力量,共同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该乡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为疫情防控奉献爱心,乡、村共接受捐款8万多元,接受口罩、酒精、防护衣物等物资价值3万余元。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有力地促进了防控工作的开展。
率先转控 控而有智
在疫情出现重大转折时,该乡在接到上级规范卡点设置的通知后,仅用一个半小时,将境内所有县、乡道路上15个防疫检查点全部拆除到位,转而以单位、村庄、家庭、个人为管控重点。
率先转控,控而有智,大力恢复春耕、复工复产。该乡农办多次召集生产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召开农业春耕相关会议,做好农耕时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进行安全农耕。各村党员干部在田间地头通过“大喇叭+小喇叭”的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醒村民做好防护工作,不聚集耕作,及时戴口罩,力求达到疫情防控工作不中断;通过建立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发布疫情防控、春耕生产宣传资料,增强群众疫情防控意识和春耕技能,鼓励使用大型机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避免人群大量聚集,在科学生产的同时,避免交叉感染,全力保障春耕顺利进行。
目前,该乡农业生产车辆在乡政府、所在村、农业生产单位三方监控下,经过各服务站严格消毒后,在农业生产绿色通道畅行无阻。伊赛牛场、丰庆面粉厂、新大地牧业等农产品生产单位各项生产、运输正有条不紊进行,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快速有序流通,确保“菜篮子”产品出得了村、进得了城、入得了店,既确保了全乡农业生产稳定开展,又使疫情防控期间民生得到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安心,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也更加积极。
率先转控,统筹兼顾,精心谋划复工复产。该乡指导企业落实责任,科学复工,对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进行专项部署,出台细化措施,进行严格管理,指导复工、复产企业制订防疫工作方案,经政府检查、验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企业提前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员工健康管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有条件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员工宿舍,实施封闭管理和弹性工作制,降低人员流动和集聚风险,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定期对生产车间、员工宿舍和食堂进行清洁消毒,严格检测工作人员体温、检查防护用品佩戴情况,保证疫情不蔓延。
该乡各村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排查活动,严格审批,及时上报,避免出现二次“返乡潮”。该乡政府还为辖区企业职工办理乡域内通行证,采取备案制,必须外出务工人员需在乡政府、所在村村委会、企业单位三方监控下,经过各卡点严格消毒,方可外出上班。
截至目前,该乡已有多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余企业正分批次申请复工复产。该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帮助辖区亿中弘工贸有限公司迅速恢复口罩生产线的事被传为美谈。目前,该公司开足马力,3条生产线24小时生产,日产1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贡献。
同时,该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抢抓植树造林的关键时期,对造林绿化工作提早谋划、部署、推进,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截至目前,乡域内共植树35000棵。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赵耀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