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八次会议召开
我市召开民生幸福工程工作协调会
致敬,坚不可摧的抗疫团队
把惠企稳企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落地抓到位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12.64亿元助企惠企
构筑北山绿色屏障 打造生态靓丽焦作
稳控市场“风景独好” 保障全城“最美逆行”
你的背影大写着医者的荣光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0 年3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的背影大写着医者的荣光
——马村区人民医院抗疫逆行记
作者:本报记者 张 蕊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疫情面前誓言铮铮,凶险面前无畏逆行。那请战书上的鲜红指印,诠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党的忠诚;那匆匆离去的背影,大写着医者的光荣……

  这是马村区人民医院的抗疫战歌。长歌一曲送英雄,在突如其来的危难时刻,马村区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用党旗凝聚战“疫”力量,全院党员争相亮身份、当先锋,带动全体医务工作者一起践行白求恩精神,用逆行扛起使命,用行动诠释初心,为辖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陈岩石深情讲述火线入党的故事,一句“那时候,背炸药包是共产党员才有的特权”,道出了信仰的力量。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凝聚力量、共同抗击疫情成为当务之急。马村区人民医院所有党员对“特权”心向往之,力践行之。

  面对新冠肺炎肆虐,该院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救治专家组和防控专家组,研究制订疫情卫生应急预案,对医院物资储备、人员梯队、就诊流程等全面部署,设置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7道关口,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迅速筑起疫情防控墙。

  “我自愿请战,时刻待命、服从安排、听从调遣,与疫情战斗,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力量。”1月28日,马村区人民医院党委召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请战大会,党委书记、院长李武军号召每一名党员关键时刻不忘从医初心,牢记医者使命,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战胜疫情而战斗。面对鲜红的党旗,全院6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纷纷请战宣誓,并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指印。疫情期间,该院党员共捐款1.43万元。

  “我是党员我先行!”该院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等疫情防控一线设置“党员先锋岗”4个,全体党员手臂上戴着印有“为生命护航,我是党员我先行”的红袖章,奔波在防控和救治一线。

  李武军是土生土长的马村人,他既是医院管理者,也是一位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有他在,医护人员就有主心骨。“疫情当前,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不能让一例疑似病人从我们这里漏掉。”李武军带领班子成员靠前指挥,深入病房楼、门诊楼、医技楼、隔离病房等处调度指挥,看流程、查防控、鼓干劲,一刻不停。全体党员以信仰的力量为盾,驻守各自岗位,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守护辖区居民生命健康。

  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赵飞琴“疫”线入党,引起白求恩协会特别关注。马村区人民医院党委坚持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检验党员党性、锤炼作风的主战场,对疫情防控第一线表现特别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及时吸纳为预备党员。疫情防控期间,该院共有7名医护人员写下入党申请书,赵飞琴、赵婷婷在发热门诊楼前对着党旗宣誓,成为预备党员。

  有一种勇敢叫逆行

  《纪念白求恩》一文讲述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病员的经历,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就是一位白衣战士“逆行”者。

  无畏逆行、无悔逆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医生的逆行,没有选择,唯有义无反顾。

  1月30日,该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治专家组成员、内科党支部宣传委员、耳鼻喉科主任杨剑腿部受伤不下火线,在手术室右腿跪在矮凳上,单腿站立90分钟坚持为患者完成手术。“坚守岗位,冲锋在前。”这是杨剑的逆行宣言。

  2月3日,该院需要选派2名护理人员赴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我是党员,让我上”“我年轻,身体素质好,让我上”,各科室临床护理人员纷纷请缨。最终,神经外科护士郑文静、内二科护士苏倩倩入选援助名单,她们先后来到市三院隔离病区,分别在确诊病区ICU和疑似病区值守。

  发热门诊是医院的第一阵地。该院发热门诊从不同科室抽调医护人员,现已进驻3批50余人。门诊部护士长荣艳霞带领8名白衣战士首批到岗,对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设定和演练,开诊后每天接诊50多名发热病人,在作好日常治疗的同时,还要为病人作心理疏导,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赵飞琴作为第二梯队第一批队员进入医院发热门诊后接诊了一名发热患者,认真听诊后,赵飞琴认为情况不一般,马上让患者作了血液和CT检查,并采集患者咽拭子样本。该患者被确定为疑似新冠肺炎感染后,她一个人完成了6名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采集工作,为的是不让其他同事再担风险。医生葛晶晶给孩子提前断奶,坚持在发热门诊值班;医生郝苹苹新婚不久,毅然报名到发热门诊值班……每一天,她们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十几平方米的发热门诊值守,即使下班也保持随时待命状态。

  为强化患者分类收治,该院快速成立发热病区,专门收治排除疑似的发热患者。发热病区9名医护工作者全天24小时坚守病房,除了要完成患者的病情观察、常规护理外,还要对所有物品进行重复消杀、安抚患者情绪、提供一日三餐甚至进行排泄物的处理。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胸部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医院影像中心和检验科成为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医技党支部书记、检验科主任高凯,医技党支部宣传委员、影像中心主任徐小辉带领团队奋战在战“疫”一线,全力配合打好这场战役。

  有一种浪漫叫并肩战“疫”

  在抗击疫情中,马村区人民医院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也得到了一线队员家属的默默支持,更有夫妻联手抗疫、一线科室和职能科室抱团抗疫的动人故事。关键时刻,并肩战斗就是一种别样的浪漫。

  马村区政府为该院购置了发热病人专用转运救护车,负责免费接送辖区发热病人。3948120急救电话全天24小时有人值守,不让信息耽误一分钟;司机班随时待命,当好发热病人“摆渡人”。截至3月8日,专用转运救护车共接送发热病人114趟,接送发热病人143人。

  在医院西大门、病房楼进出口、门诊楼大厅,总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来自该院各临床、医技及职能科室。他们轮流值班,一站就是一整天,手脚冻得冰凉,依然一丝不苟地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该院工会主席、党建办主任王栋彦每天马不停蹄,细致完成一项项疫情防控任务,被大家称为“大管家”。医务科科长赵龙武积极安排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专用救护车等工作,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对疑似病人会诊。共产党员、器械科技师周元磊为筹集防疫物资一直住在长垣卫材市场附近,天天吃泡面,及时采购回了急需的防疫物资。感染科、护理部、疾控科、器械科、公卫科、总务科、基建科等科室团结协作、紧密配合,人员调配、环境消杀、隔离监测、改造发热门诊等工作有条不紊、及时规范,全力作好后方保障。神经内科疫情防控期间住院病人依然满员,科主任王红带领科室仅剩的2名医生照顾40多名病人。她坚定地说:“尽力保证入院心脑血管病人的安全健康,也是为疫情防控作贡献。”

  抗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马村区人民医院有20对抗疫夫妻,在不同岗位共同抗疫。他们无法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无法陪伴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甚至无法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他们相约逆行,互道珍重,成为志同道合的战“疫”伴侣。

  数字虽枯燥,却最具说服力。马村区人民医院作为全市30家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之一,截至3月8日,共接诊发热病人1352例,发现确诊1例、疑似1例;接诊湖北返焦人员51人、密切接触者46人;接诊省外返焦人员60人、密切接触者27人,全部及时检查、及时反馈,无一例漏诊;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住院患者“零感染”。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