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④)各科室临床护理人员纷纷请缨。最终,神经外科护士郑文静、内二科护士苏倩倩入选援助名单,她们先后来到市三院隔离病区,分别在确诊病区ICU和疑似病区值守。
发热门诊是医院的第一阵地。该院发热门诊从不同科室抽调医护人员,现已进驻3批50余人。门诊部护士长荣艳霞带领8名白衣战士首批到岗,对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设定和演练,开诊后每天接诊50多名发热病人,在作好日常治疗的同时,还要为病人作心理疏导,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赵飞琴作为第二梯队第一批队员进入医院发热门诊后接诊了一名发热患者,认真听诊后,赵飞琴认为情况不一般,马上让患者作了血液和CT检查,并采集患者咽拭子样本。该患者被确定为疑似新冠肺炎感染后,她一个人完成了6名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采集工作,为的是不让其他同事再担风险。医生葛晶晶给孩子提前断奶,坚持在发热门诊值班;医生郝苹苹新婚不久,毅然报名到发热门诊值班……每一天,她们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十几平方米的发热门诊值守,即使下班也保持随时待命状态。
为强化患者分类收治,该院快速成立发热病区,专门收治排除疑似的发热患者。发热病区9名医护工作者全天24小时坚守病房,除了要完成患者的病情观察、常规护理外,还要对所有物品进行重复消杀、安抚患者情绪、提供一日三餐甚至进行排泄物的处理。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胸部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医院影像中心和检验科成为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医技党支部书记、检验科主任高凯,医技党支部宣传委员、影像中心主任徐小辉带领团队奋战在战“疫”一线,全力配合打好这场战役。
有一种浪漫叫并肩战“疫”
在抗击疫情中,马村区人民医院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也得到了一线队员家属的默默支持,更有夫妻联手抗疫、一线科室和职能科室抱团抗疫的动人故事。关键时刻,并肩战斗就是一种别样的浪漫。
马村区政府为该院购置了发热病人专用转运救护车,负责免费接送辖区发热病人。3948120急救电话全天24小时有人值守,不让信息耽误一分钟;司机班随时待命,当好发热病人“摆渡人”。截至3月8日,专用转运救护车共接送发热病人114趟,接送发热病人143人。
在医院西大门、病房楼进出口、门诊楼大厅,总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来自该院各临床、医技及职能科室。他们轮流值班,一站就是一整天,手脚冻得冰凉,依然一丝不苟地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该院工会主席、党建办主任王栋彦每天马不停蹄,细致完成一项项疫情防控任务,被大家称为“大管家”。医务科科长赵龙武积极安排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专用救护车等工作,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对疑似病人会诊。共产党员、器械科技师周元磊为筹集防疫物资一直住在长垣卫材市场附近,天天吃泡面,及时采购回了急需的防疫物资。感染科、护理部、疾控科、器械科、公卫科、总务科、基建科等科室团结协作、紧密配合,人员调配、环境消杀、隔离监测、改造发热门诊等工作有条不紊、及时规范,全力作好后方保障。神经内科疫情防控期间住院病人依然满员,科主任王红带领科室仅剩的2名医生照顾40多名病人。她坚定地说:“尽力保证入院心脑血管病人的安全健康,也是为疫情防控作贡献。”
抗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马村区人民医院有20对抗疫夫妻,在不同岗位共同抗疫。他们无法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无法陪伴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甚至无法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他们相约逆行,互道珍重,成为志同道合的战“疫”伴侣。
数字虽枯燥,却最具说服力。马村区人民医院作为全市30家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之一,截至3月8日,共接诊发热病人1352例,发现确诊1例、疑似1例;接诊湖北返焦人员51人、密切接触者46人;接诊省外返焦人员60人、密切接触者27人,全部及时检查、及时反馈,无一例漏诊;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住院患者“零感染”。